洋酒行業(yè)市場到底多大?威士忌作為一款舶來的洋酒從19世紀就進入中國,近年來威士忌在中國發(fā)展迅速,但威士忌在中國酒水市場占據著的市場份額較小,隨著中國高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和威士忌生態(tài)圈的逐步建立、完善,威士忌在中國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威士忌需求加大,威士忌市場參與者也逐年增多,近年來我國威士忌產能逐步擴大,威士忌酒行業(yè)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產量以及需求量持續(xù)增加。數據顯示,我國威士忌酒產量從2013年的495萬升增長至2021年的1398萬升,年復合增長率為13.86%,2021年我國威士忌酒的產量為1398萬升,較上年增長11.13%;需求量從2013年的2100萬升增長至2021年的4226萬升,年復合增長率為9.13%,2021年我國威士忌酒的需求量為4226萬升,較上年增長28.53萬升。預計2022年中國威士忌的產量和需求量分別為1550萬升和5000萬升。
不僅如此,國際烈酒公司也在中國市場取得了不俗的表現。據京東超市酒類業(yè)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帝亞吉歐旗下的泰斯卡、蘇格登等品牌成交額的增長速度高于行業(yè)整體。此外,格蘭菲迪、三得利、大摩等品牌的表現也相當亮眼。
(資料圖片)
在威士忌細分品類中,因調和型威士忌的風味較為穩(wěn)定,該類型的威士忌產品逐漸成為消費主流。近兩年,隨著消費者對酒飲的需求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關注度在迅速提高。據京東超市數據顯示,2022年單一麥芽威士忌的成交額同比增長達48%,在細分品類中增速最快。
2022年威士忌在京東超市成為趨勢品類,主要得益于酒類業(yè)務部的三大舉措:在成本方面,以量談價,降低進貨成本,保持全渠道的價格優(yōu)勢。在效率方面,加強與供應鏈端協同,提高倉配履約效率。在體驗方面,打造線上線下全渠道履約能力,在部分地區(qū)實現半日達和小時達,為消費者提供快速、便捷的體驗,帶動品牌快速發(fā)展。
如果企業(yè)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fā)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3-2028年洋酒行業(yè)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yè)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yè)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yè)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yōu)勢。
現如今,隨著市場的不斷開放,人們的飲酒觀念和飲酒習慣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洋酒,并養(yǎng)成了喝"洋酒"的習慣。尤其是年輕的消費群體,在一些聚會場合之中,喜歡將"洋酒"當作宴會的"調味品",用于活躍現場氣氛。
洋酒是指進口酒類的總稱。它包括烈酒、啤酒、葡萄酒、利口酒(Liqueur)等,不同酒精含量的酒水品種。
據中研產業(yè)研究院《2023-2028年洋酒行業(yè)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yè)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分析:
洋酒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狀分析
包括干邑、白蘭地、威士忌等在內的洋酒品類在2023年開始出現價格普漲的現象。
此前,保樂力加一紙漲價通知再引關注,旗下幾乎全部洋酒產品均出現價格調整,其中馬爹利名士夜焰干邑白蘭地150cl漲幅達15%,馬爹利其他產品漲幅也在5%-10%區(qū)間。
據公開資料,愛爾蘭食品局駐華代表處主任蘇禮文表示,在過去5年的時間里,愛爾蘭威士忌的全球出口增長了47%。其中在2022年對大中華區(qū)整體出口獲得了43%的增長,價值高達1.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2.54億元)。
國際葡萄酒與烈酒研究機構IWSR表示,2023年,葡萄酒業(yè)將繼續(xù)應對持續(xù)的挑戰(zhàn),預計許多市場銷量緩慢下降的長期趨勢將繼續(xù)下去。烈酒將繼續(xù)反彈,啤酒在發(fā)展中市場重新受到青睞。2021-2022年上半年的葡萄酒銷量下降了5%。巴西目前是全球前20大葡萄酒市場中唯一一個比2017年喝更多葡萄酒的國家。在20個主要市場中,2022年上半年的葡萄酒銷量比2021年上半年下降了4%。然而,超高端市場在此期間出現了增長,表明葡萄酒品類正在向高端化轉變。
近年來威士忌、雞尾酒、白蘭地成為年輕人最鐘愛的洋酒類型,同時國內進口洋酒銷售同比增長220%,速度驚人,市場潛力巨大。
酒業(yè)家關注到,此次調價,除了馬爹利名士夜焰干邑白蘭地150cl漲幅達15%外,馬爹利藍帶漲幅基本維持在9%左右,馬爹利XO、名士、鼎盛則維持在6%-8%之間;人頭馬VSOP、特級和XO的漲幅也基本在6%-7%左右徘徊;而軒尼詩XO的漲幅則全部在10%。
除了干邑中的“三大洋”,其他二三線干邑、白蘭地、威士忌、利口酒、朗姆酒、伏特加、金酒等洋酒品類中的其他品牌,也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但最高漲幅上探至45%,其中大部分漲幅集中在2%-12%之間。
威士忌品類中,百富單一麥芽30年、40年分別調價109%、35%,但整體而言,相比往年動輒20%-30%及以上的漲幅,今年威士忌的提價幅度相對“溫柔”,有產品甚至漲幅僅在3%-5%。對此,有酒商認為,百富單一麥芽30年單價太高,并非流通產品,屬于有價無市,其漲幅不具參考意義。
2021年以來,中國進口酒類市場發(fā)生了結構性變化,烈酒進口總額占到了國內所有酒類進口數量的38.8%,新的歷史記錄證明了洋酒行業(yè)在中國市場愈發(fā)吃香。隨著洋酒銷量在中國酒類市場的占比增長愈發(fā)強勁,國內洋酒消費市場在全球酒類市場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升高,各頭部洋酒品牌已開始準備拓展中國市場。
事實上,洋酒今年的大幅提價早在2022年12月就初現端倪。2022年底以及2023年初,多名洋酒商向酒業(yè)家反饋,2023年洋酒價格,特別是干邑的價格將會大漲,高端部分預計調價8%以上,一些中低端部分漲幅則可能在20%-30%之間,主要原因則在于人工、能源、進口稅率、上游原材料等綜合成本的上漲。
洋酒行業(yè)具有高端消費屬性,所以當新的市場增長風口出現,洋酒行業(yè)會更加傾向于打造出結合品牌屬性,同時適應國內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文化內核的營銷方式。而品牌通常比較注重用高端品牌的調性打造和品牌內核故事的傳遞來吸引消費者,同時借助數字化媒體觸點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獨一無二的消費體驗。
中國進口烈酒市場呈現幾大品牌集中度極高、占領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格局,比如培育了中國進口烈酒市場的人頭馬、軒尼詩、馬爹利等品牌在市場上有絕對優(yōu)勢,預計占比在60%左右。不過,近幾年,大量二三線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機會。產品結構的完善是市場逐漸成熟的標志。由于品牌集中度太高,對于酒商來說經營進口烈酒難度較大,但是進口烈酒在廣東市場的各個渠道依然是主流。
洋酒市場趨勢分析2023
與往年2%-5%的漲幅相比,今年以“三大洋”為代表,洋酒漲幅普遍走高。而自2022年下半年開始,洋酒便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現象,幅度6%-10%左右,且開瓶率降低明顯,尤其是次高端、高端洋酒在市場更是動銷不暢。
,高端干邑和高端威士忌基本都使用的是水晶瓶,而水晶瓶在工藝上只能人工操作,不能用機器代替,“工人短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水晶瓶在工藝上需要不斷煅燒打磨,對天然氣依賴極重,兩項因素疊加直接助推了水晶瓶成本的上漲?!?/p>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常務理事席康告訴酒業(yè)家:“現在價位超過500元以上的,包括洋酒在內不管哪一個酒種,銷量下滑都比較明顯,有數據顯示,年后次高端及腰部偏上一點的產品同比去年銷量下滑40%以上。”
據《2021年京東洋酒行業(yè)用戶洞察白皮書》顯示,千禧一代、二線、已婚男性是洋酒主力消費群體,Z世代、未婚女性用戶高速增長。其中,Z世代"追新"趨勢顯現,用戶愛嘗鮮,近12個月力嬌酒、清酒/燒酒、果酒需求上升明顯。與此同時,"她時代"覺醒,女性洋酒消費快速崛起,普遍青睞雞尾酒、果酒、朗姆酒和清酒;而小鎮(zhèn)青年則更偏好低度洋酒,高度洋酒僅限于威士忌。
在年輕酒飲人群帶動下,甜系口感滲透至烈酒,減糖風潮推動酒飲糖度減量及精準量化;95后高度認同健康的生活,將帶動健康功能性酒飲增長。“輕量收藏”也成為洋酒消費趨勢之一,限量款、小酒版觸發(fā)顏值控,不為喝酒,僅為滿足洋酒收藏愛好。而在送禮選擇方面,白蘭地、威士忌、雞尾酒成為送禮主流選擇,白蘭地、雞尾酒增速顯著。
想要了解更多洋酒行業(yè)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洋酒行業(yè)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yè)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本報告總結了“十三五”經濟與社會發(fā)展成就、“十三五”洋酒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與經濟效益、預測了“十四五”期間洋酒行業(yè)投資環(huán)境;提出了洋酒“十四五”整體規(guī)劃建議、產業(yè)規(guī)劃建議、區(qū)域規(guī)劃建議等;最后,就洋酒行業(yè)“十四五”期間投資機遇、投資風險、投資策略進行了審慎分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