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周A股取得開門紅,大盤已回到3150上方,成交額也較2022年最后一周明顯放大。北向資金、杠桿資金等主力也在積極搶籌,照此看來,2023年1月開門紅行情是穩(wěn)了?
01
(相關資料圖)
成交環(huán)比大增近30%
2023年首周A股比較“火熱”,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4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為8133.52億元,這較2022年最后一周的6324.98億元日均成交額環(huán)比大增28.6%。
02
北向再買200億元
成交額的顯著增加,與市場上各路主力資金的活躍是分不開的。比如北向資金,本周4個交易日累計凈流入200.19億元,其中1月5日當天凈流入127.53億元。自2022年11月13日開始,北向資金已連續(xù)9周凈買入A股,累計凈買入額1111.26億元。
從行業(yè)來看,2023年首周北向資金凈買入電力設備居首,金額為34.41億元。銀行緊隨其后以后,本周凈買入32.67億元。非銀金融被凈買入29.85億元。食品飲料被凈買入26.77億元。交通運輸被賣出18.97億元,居行業(yè)首位。(行業(yè)買賣額為行業(yè)內個股買賣額加總所得)
而個股而言,寧德時代是2023年首周北向資金凈買入最多個股,為22.1億元。五糧液緊隨其后,被凈買入21.9億元。中國平安、貴州茅臺等也被北向資金凈買入居前。
03
融資余額增加77億
杠桿資金也在2023年首周積極買賣A股,截至1月5日的3個交易日融資余額增加76.96億元。而2022年最后兩周,杠桿資金融資余額連續(xù)減少超過百億。
從個股角度來講,2023年首周杠桿資金和北向資金有異曲同工之勢,都對新能源較為青睞。寧德時代、天賜材料、隆基綠能、福斯特、比亞迪等均被融資凈買入居前。
04
1月開門紅可期?
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A股的未來走勢被廣泛看好。東北策略就認為,政策上來看,2022年12月疫情高峰進一步加劇了短期經濟增長壓力,1月份可能進一步出臺地產放松、刺激消費等保增長政策。再從流動性上看,歷年1月開年流動性都大概率偏松,今年來看尤其如此,一方面海外緊縮壓力下降,國內處于寬信用的大環(huán)境下;另一方面,無論是新發(fā)基金、外資、融資還是散戶資金,1月流入都可能邊際改善。因此2023年1月開門紅行情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不少機構甚至表示2023年的復蘇趨勢已確立,2023年A股將聚力上行。中信證券認為,首先,2022年11月防疫政策優(yōu)化和地產支持發(fā)力已明確政策預期拐點,經濟逐步企穩(wěn)回升,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其次,2023年3月預計歐美加息結束,人民幣匯率拐點出現并逐步升值,打開估值修復空間;最后,2023年下半年A股盈利拐點出現,增速彈性更大,夯實中期修復基礎。
不僅國內機構,近來不少國外機構也十分看好中國股市。此前高盛認為,自2022年11月開始,中國股市已出現了一個相對較強勁的牛市信號,預計此波牛市將持續(xù)。今年外資增持A股并非個別現象,而是代表了一種趨勢。它背后的邏輯是,A股在全球市場動蕩時期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大摩也對中國市場的看法更加積極,將滬深300指數目標由4140點上調至4350點,還將恒生指數明2023年12月目標價由18200點上調至21200點。
當然了,也有不少機構認為,雖說復蘇是大趨勢,但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尤其參照海外疫情發(fā)展,二次乃至多次疫情沖擊都大概率會發(fā)生。此外,隨著指數的反彈向上,獲利了結的資金也只會越來越多,比如2023年首周就有超過110億資金借道ETF基金“出逃”。
關鍵詞: 杠桿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