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果農忙著采收無核荔枝。
(資料圖片)
▼果農采用單軌運輸車解決運輸難題。
■無核荔枝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泵鞔笕迩馂F曾借《詠荔枝》表達對荔枝的喜愛之情。在眾多荔枝品種中,無核荔枝因果肉如凝脂、晶瑩清脆、多汁甜美,個頭也比普通荔枝更大,素有荔枝界“愛馬仕”之稱。
無核荔枝原產自海南,近幾年來廈門果農開始推廣種植,目前廈門無核荔枝種植面積約1200畝。眼下,無核荔枝正處于采收期,有的果農一天可賣400公斤,在廈門受到市民歡迎。本報記者帶您走進同安農場,感受熱火朝天的采收現(xiàn)場。
忙碌
無核荔枝要一顆一顆采 果農從清晨忙到晚上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位于同安區(qū)蓮花鎮(zhèn)的蓮釋家庭農場。放眼望去,一串串嫣紅的荔枝向下垂,壓彎了枝條?,F(xiàn)場工人們正忙著采收成熟的荔枝。
“普通的荔枝是一串一串采,無核荔枝則要一顆一顆采,因為即使同一串荔枝,受光照不同等因素影響,成熟時間也不同?!?蓮釋家庭農場負責人葉忠旺介紹,今年果園生產的無核荔枝,最大可達100克左右。園內現(xiàn)有荔枝樹約400棵,今年可采收5000公斤左右。目前已進入采摘高峰期,每天采收無核荔枝兩三百公斤,預計可采收到8月上旬。
位于同安鳳南的開心果農家庭農場的荔枝園今年迎來了豐收。農場負責人洪求龍告訴記者,今年他們的第一批無核荔枝從七月上旬開始陸續(xù)采摘,工人每天清晨5點采摘,每天最多采摘400公斤,采摘下來的新鮮荔枝還需按不同果粒大小進行挑揀,然后再由工人進行包裝、發(fā)貨。
洪求龍每天忙著采摘和送貨,晚上八九點,他經常還在送貨路上。前幾天晚上,他還發(fā)了一條頗具調侃的朋友圈:“休息,是不可能的。”開心果農家庭農場的荔枝趕在臺風來之前的26日采摘完畢。
挑戰(zhàn)
無核荔枝種植難度大 果農試驗多年才量產
無核荔枝1997年在海南選育成功,2000年前后快速發(fā)展。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荔枝龍眼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高兆銀此前接受《海南日報》采訪時表示,農戶種植無核荔枝面臨兩個難點:一是成花不穩(wěn)定,暖冬年份極難開花;二是果實成熟前易出現(xiàn)裂果和落果現(xiàn)象,嚴重影響種植效益。
廈門果農開始種植無核荔枝階段,同樣遇到了不少難題。早在2009年,葉忠旺就已從海南采購枝條進行嫁接,但是存活率卻極低。經過七八年的反復試驗,近幾年才開始逐漸量產。此外,為了保證荔枝的口感,他十分重視土壤的健康,果園里從不打除草劑,全部依靠人工除草。
看到無核荔枝的經濟效益后,2014年,洪求龍也開始更新荔枝品種,嘗試種植無核荔枝。談起無核荔枝的種植過程,洪求龍感觸頗深。因為每個地方的氣候都不同,如果完全按照書中的理論,或照搬別人的經驗,可能就會“水土不服”。
前幾年,洪求龍一直在摸索,比如防治蟲害方面,噴藥的時間和濃度都有講究,現(xiàn)在的種植經驗也是在經過藥傷、掉果嚴重等失敗經歷之后總結出來的。“農業(yè)不是游戲,重來需要一年。”洪求龍說,荔枝一年就產一次果,如果沒有充分研究學習就憑想象管理,那么虧損的除了資金成本,還有時間成本。
探索
采用“過山車”運輸水果 破解山地種植運輸難題
據(jù)廈門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統(tǒng)計,廈門地區(qū)的無核荔枝主要采用果樹高接換種,目前種植面積約1200畝。在同安,果農大多依山而種,陡峭的山勢給種植、管理、采收帶來了一定難度。針對這一難題,同安果農探索使用機械化作業(yè)模式,破解陡峭山勢帶來的種植運輸難題。
在開心果農家庭農場,采摘后的無核荔枝裝入塑料筐或塑料桶,裝滿后便被放入單軌運輸車。車子啟動后,無核荔枝沿著鋼鐵軌道蜿蜒前進,穿過茂密的果林,幾分鐘后便達到包裝點。
洪求龍說,果樹種植的山地有坡度,且路面不平整,即使輕裝上陣都得小心翼翼,挑重物行走的難度就更不用說了。由于山路難走,果樹茂密擋路,一筐15公斤左右的水果如果人工運輸,得20分鐘左右才能完成,使用單軌運輸車后,幾百公斤的水果僅需幾分鐘即可運完,不僅提高了作業(yè)效率,還大大節(jié)省了人工成本。
(文/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 圖/何東方 通訊員 余雪燕 何東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