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債市波動牽動人心,各類型債券回調的因素多集中于資金面的波動和收緊,加劇場內資金的擔憂。從最終統(tǒng)計結果來看,上上一周的債市巨震沒有進一步惡化,總體已出現(xiàn)回調。
從上周全周來看,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1.52%;現(xiàn)券方面,上周五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前一周五上行8.96bp,1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前一周五上行21.04bp,收益率曲線扁平化上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現(xiàn),一級市場方面,上周共發(fā)行利率債46只,環(huán)比減少8只;發(fā)行量3016億元,環(huán)比減少2458億元;凈融資額1253億元,環(huán)比減少268億元。上周國債發(fā)行量和凈融資環(huán)比下降;政金債發(fā)行量下降但到期量減少,凈融資增幅較大;地方政府債發(fā)行量減少但到期量環(huán)比增加,凈融資轉負。二級市場方面,上周中證轉債、上證轉債、深證轉債指數分別收跌2.47%、2.15%、3.14%,與主要股指的周表現(xiàn)背離明顯。上周轉債市場日均成交額747.04億元,較前周增加90.67億元。從成交及價格看,上周近九成轉債個券價格回落,453只活躍轉債中僅50只個券上漲,403只個券下跌。
(相關資料圖)
有個別基金跌幅超過5%
上周,債券基金大類凈值仍處于下跌,但周線跌幅明顯收窄,需注意的是,二級債基仍然虧損嚴重,個別基金跌幅超過5%。
統(tǒng)計顯示,上周,短期債券基金指數跌0.27%,中長期債券基金指數跌0.45%,二級債基跌幅0.87%??傮w來說,權益市場主要指數分化加重了含權債基的頹勢,部分今年漲勢較強的煤炭、有色、電力設備、汽車等板塊上周跌幅明顯。
對于相關板塊后市的走勢,部分公募機構確已在調整權益投資重心,尤其是此前估值回落較深的醫(yī)藥等領域。有機構表示已經出現(xiàn)諸多改觀。長城基金分析稱,疫苗、新冠檢測、新冠特效藥等主題都與這種預期有關,會是四季度頗具性價比的選擇之一。
此外,受債市回調和流動性緊張影響,REITs上周跌幅較大。據東北證券統(tǒng)計,上周REITs指數下跌2.9%,其中經營權類下跌2.51%,產權類下跌2.54%。
東北證券分析稱,受資金面收緊、地產支持政策、防疫優(yōu)化等因素影響,近期債市出現(xiàn)較大回調和流動性緊張,部分固收類資管產品被贖回,REITs全周跌幅較大,其中個別產品一度跌停。
可見,在市場波動下,優(yōu)質資產一級市場打新機會已在醞釀,包括引導投資者關注年底利率上升以及債市流動性緊張等情況。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開表示,目前國內經濟壓力仍然較大,處于弱復蘇過程中,宏觀政策的完全調整過程復雜,尚需時間。預計在經過短期調整后,利率將回歸基本面定價。
可考慮低風險理財產品
當然,業(yè)界已有關于債基贖回的大討論,針對撤場資金的后續(xù)理財規(guī)劃等問題,也有公募機構作了分析。
中歐基金公開表示,對于債券市場,流動性沖擊趨于緩和,理財贖回后基本有兩個去處,一是銀行存款,二是貨基以及現(xiàn)金理財,前者有利于資金面寬松,后者有利于增加存單需求,同時央行也在加大流動性投放。至少未來一段時間短端能夠穩(wěn)住,3年及以內利率債有超跌反彈機會,長端則會繼續(xù)交易政策預期,整體還是繼續(xù)震蕩上行為主。
事實上,在財政支出效應減弱后,資金價格中樞也有望進一步抬升,只是目前支撐債市的幾個基礎出現(xiàn)擾動,才導致債券市場近期整體出現(xiàn)較大調整。因此對于贖回風險,業(yè)界需要有科學和理性的認知。
博時基金就在近期發(fā)布觀點稱,資金面繼續(xù)上行等因素是對情緒面的沖擊,也是對預期的自我修正,基本面的拐點尚未到來,情緒面的余波已充分釋放。
“基本面上,當前經濟消費和地產信心不足,雖密集出臺救市政策,但扭轉趨勢尚需觀察,此時央行不會強硬到馬上將資金面擰緊到轉向狀態(tài)。我們認為除了一些產品贖回沖擊的余波外,債市的調整基本告一段落,與歷次債市走熊的高久期高杠桿有本質區(qū)別?!辈r基金分析稱。
對于配置策略,博時基金認為,快速調整后配置價值再現(xiàn),機會總是在急跌時孕育。債券基金有持續(xù)穩(wěn)定的票息收入,為產品的長期增長提供“安全墊”。短暫波動不影響債市長期向上趨勢,我們需要做的往往只是多堅持一步,不要在黎明前選擇放手。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國債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