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巨頭九坤的海外產品大幅回撤,就好像亞馬遜森林的那只蝴蝶,正在引發(fā)產業(yè)對于量化巨頭海外投資的全面反思。
當產品持有人關心回撤原因和應對,市場大眾關心投資經(jīng)理是誰時,一個很值得追索的話題正在浮出水面。
量化巨頭們是怎樣在海外“提升資金杠桿”,并把資金悄然投向A股市場的。
如果境內量化巨頭們能這么做,海外對沖基金們當然也可以這么做。
這是否會包含著一些大家不知道的運作細節(jié)和需要謹慎完善的風控環(huán)節(jié)。
內地量化巨頭普遍“假道”香港今年1月份,九坤投資的海外產品“九坤海外美元中性基金(Ubiquant Asia Pacific Quant itative Hedge Fund)”回撤明顯,單月凈值回撤近40%。
這只美元產品成立于2019年4月,單客認購起點為30萬美金,最新管理規(guī)模為2億美元。
九坤投資是中國本土的第一代量化機構,創(chuàng)始團隊有華爾街大型對沖機構千禧年的從業(yè)背景,也是第一批邁入百億規(guī)模的量化私募。
九坤投資的上述產品,通過QFII通道回A股投資,折算下來規(guī)模一度超10億元人民幣。
公開信息中,除九坤投資以外,明汯投資也運作美元量化產品?;梅搅炕谙愀鄣貐^(qū)成立了子公司。
為何“假道”?上述三家機構均是內地最頭部的量化機構,他們不約而同在香港地區(qū)設立據(jù)點,自然有它們自己的原因。
有人猜測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融資成本低。
根據(jù)專業(yè)的投資機構信息,在香港地區(qū)的融資,如果衍生工具運用得當,融資成本可以接近于零。
而九坤先關的美元資管產品中,也介紹過“離岸基金可以使用5倍杠桿,多空共10倍杠桿”。
通過低成本的美元融資,再回到A股投資,疊加杠桿工具的使用,放大了基金凈值的增長/回撤的空間。
此外,近幾年中國量化投資收益率高企,也吸引了境外部分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這或許引出了海外產品爆發(fā)的另一個原因——融資效率高。
神奇的“馬甲”九坤海外美元中性基金資料提及,“目前開通了QFII通道,整體策略和國內策略更加接近?!?/p>
這句話含義十足。
首先,這句話講述了它們產品從海外回到A股市場的主要通道是QFII。
其次,它講出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和國內策略更加接近。
QFII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是中國自2002年起推行的一項制度。通過這項準入制度,境外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可以在中國證券市場申請進行境內投資。
但QFII的資質本身是需要審批的,它的資金入境也需要外管局換匯,同時,他在境內也有一系列的規(guī)定要求。
一句話:操作相對復雜、也有一定的成本。
和它相比,另一個更加簡單、無需申請的途徑是滬深股通,理論上,只要在港交所有賬戶的投資者,就可以通過滬深股通直接投資A股市場。
也是一句話,手續(xù)簡單且便宜。
那么量化機構為什么一定通過QFII通道呢?
原因就是可全市場選股。滬深股通的投資品種有限,而且交易日期也較為受限,對于量化機構來說,
神秘的“安排”據(jù)中國證監(jiān)會官網(wǎng),截至2022年1月末,QFII名單中并沒有九坤海外子公司的身影。
資事堂獲得的一份產品資料顯示,九坤的美元基金設計結構中,九坤并不是投資管理人,而是以投資顧問的身份出現(xiàn)。換言之,雖然產品名稱有九坤的字樣,但真正管理人是“Caitong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即“財通國際資管公司。”
據(jù)悉,財通國際資管是財通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屬于大財通證券業(yè)務體系內的,國際資管業(yè)務平臺。
監(jiān)管信息顯示,財通國際資管具有QFII資格。
僅從這個角度推測,九坤的上述海外產品或許是使用了財通國際資管的QFII通道服務。
但僅僅是一般的通道服務顯然是不夠的,作為資管平臺,或許還要有能力滿足量化機構的系統(tǒng)交易平臺,甚至要提供融資的協(xié)助。
據(jù)財通國際資管官網(wǎng),它主要提供三項業(yè)務,即基金平臺(為新興的對沖基金和另類投資經(jīng)理提供服務);對沖基金FOF;向海外投資者發(fā)行QFII/RQFII產品, 提供投資于A股市場定向增發(fā)的寶貴機會。
頭部量化“通道各異”雖然九坤的產品介紹中提及QFII通道,但其并沒有真正的QFII資格,而是使用了合作機構的通道。
此外,明汯投資也有美元產品,但監(jiān)管信息中這家機構并沒有QFII資格,料也使用了海外合作機構的通道。
此外,其他兩家量化巨頭采取了不同路徑。
2020年,幻方的海外子公司“幻方資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獲得了證監(jiān)會QFII資格批復。中國第一代量化機構金锝資產的香港地區(qū)子公司,也擁有QFII資格。
一家百億量化私募的產品經(jīng)理透露:自主擁有QFII賬戶和借用合作方QFII通道,差別主要在于前者有打新資格。借用QFII通道需要支付費用,但成本較低。
投資通道或許值得反思此次量化巨頭的美元產品回撤,目前看已經(jīng)初步平息,但后續(xù)是否還有進一步發(fā)展,相關投資人和管理人如何“扳回一城”仍值得關注。
同時,此次事件爆發(fā)還有多個環(huán)節(jié)值得思考
1)其一、內地量化巨頭通過海外資管平臺,充分利用交易杠桿工具,提升收益率的做法,其規(guī)范性和合理性值得關注。
2)其二、上述的橫跨兩地的資管投資品種的風控措施該如何安排,是否已充分安排值得反思
3)橫跨市場后,資管機構不僅會面臨業(yè)績波動風險,也可能面臨更多的交易系統(tǒng)風險、跨境的風險等,這種情況一旦發(fā)生,如何應對是非常值得關切的。
4)量化私募機構的境外產品和境內產品,如果在不同市場投資,則比較好解決利益沖突的問題。但如果在岸、離岸產品均以同一個市場的同一類資產為投資目標。如何回避利益沖突未來將是個大考驗?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