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wǎng)訊:新學期,天津加大力度引入社會資源,開設興趣課程,豐富學生課后生活。
在岳陽道小學的課后服務中,孩子們正學習變戲法。2秒鐘,完成扣杯子的同時,將小球神不知鬼不覺的放到杯子底下,秘訣就在于手上的功夫。這堂課的老師就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戲法代表性傳承人肖桂森,他將道具縮小,便于孩子們入門,仙人摘豆、九連環(huán),孩子們一堂課的功夫就掌握了要領。
自去年天津各中小學開展課后服務,像岳陽道小學就有90多種文體活動供學生選擇。除了各學校根據(jù)自身特點安排課程,市教育兩委還牽頭,與文旅、體育、科技等部門建立協(xié)同機制,幫助學校對接社會資源,開設特色課程。新學期,岳陽道小學與和平文化宮合作,引入了包括古典戲法在內,十幾個特色課程。
新學期,市教育兩委還出臺了《關于發(fā)揮高校實施育人工程提高中小學課后服務質量的實施方案》,建立中小學與高校常態(tài)化合作機制,由高校列出“供給清單”,涵蓋體育、書畫、科技創(chuàng)新等1100個項目。岳陽道小學想在新學期開設現(xiàn)代舞課程,但是本校沒有這方面老師,教育部門幫忙從清單中,聯(lián)系了天津外國語大學舞蹈社團,指導老師挑選音樂,將適合學生做的動作,編排成完整舞蹈段落。社團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實踐的機會。(津云新聞編輯李彤)
(文章來源:天津廣播電視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