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0月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33次部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決定從11月起,將原油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
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歐佩克的減產決定已促使美國考慮做出回應,可能包括旨在打破該組織對市場控制的措施,或在出現(xiàn)短缺時限制美國石油出口的措施。
拜登和美國議員對這一決定表示譴責,令美國對歐佩克及其最大產油國沙特采取報復行動的可能性上升。美國國會領導人威脅制定法律,使美國能夠向世貿組織起訴歐佩克成員國,或將這些國家納入美國反壟斷法適用范圍。
美國政府官員已經在考慮對汽油和柴油的出口實施禁令,一旦發(fā)生全美各地出現(xiàn)短缺這一最糟糕情境可以加以應對。但官員們承認這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石油行業(yè)分析人士表示,這可能會因引發(fā)恐懼或在市場上造成瓶頸,而使價格上漲,從而適得其反。
白宮還呼吁美國石油生產商增加產量。但石油生產商增產的意愿受到一些華爾街投資者的阻撓,這些在本世紀頭十年的很多時間內被低回報困擾的投資者,要求石油生產商把重點放在通過股票回購、償還債務和分紅向股東返還現(xiàn)金上,而不是把現(xiàn)金再投資于更多的石油生產。
據(jù)報道,美國議員們正尋求提出一些議案,可能會扣押歐佩克成員國在美國的資產,或強制要求美軍撤離沙特和阿聯(lián)酋。
據(jù)央視新聞,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第33次部長級會議結束后發(fā)表的聲明指出,鑒于全球經濟和石油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需要加強對石油市場的長期指導,因此決定從2022年11月起,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根據(jù)8月要求的產量水平,將總產量日均下調200萬桶,并將2020年達成的減產協(xié)議延長一年至2023年底。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由于此前多個產油國已經出現(xiàn)達不到產能配額的情況,所以實際減產的效果會低于日均100萬桶,而沙特、阿聯(lián)酋、伊拉克和科威特很有可能成為實際減產量最大的國家。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