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倫敦金屬市場上,今年3月的“妖鎳”風波令許多人至今都記憶猶新,而本周,市場或許又將面臨“鋅魔”的考驗。
業(yè)內人士表示,本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注冊倉庫的可用鋅庫存銳減了逾2/3,庫存的告急甚至令市場不得不把“求助的目光”瞄向中國。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鋅庫存今年一直在減少,這是歐洲和美國因冶煉廠減產而出現(xiàn)供應問題的力證,同時也與中國更為充足的庫存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而在本周,鋅庫存告急的情況無疑正變得愈演愈烈。
截止本周四,LME鋅庫存為79900噸,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1300噸。盡管看上去,這一庫存數(shù)字尚不至于觸碰警戒線,但其實這只是表象。
分地區(qū)來看,歐洲的鋅庫存自本月初以來就僅??蓱z的25噸,而美洲的鋅庫存也一路下行,目前僅剩8950噸,歐美地區(qū)合計僅有8975噸。較低的庫存壓力造成了市場的高度敏感性。
而更為致命的是,截止本周四,鋅庫存的注銷倉單已高達60075噸,較上一個交易日再度激增了7800噸。僅僅三個交易日,注銷倉單占比已由此前的24.93%迅速上漲至75.18%。
已經注冊的倉單同樣可以辦理注銷手續(xù),但此時倉單所標示的貨物未必就已經被出庫了,可能還在交割庫存放著,此時的倉單就是注銷倉單。
這預示著LME在全球各地的可用鋅庫存目前已降至了19825噸,約只相當于全球半天的消費量,同時也創(chuàng)下了多年來的新低。
鋅庫存究竟緣何如此緊張?
業(yè)內人士表示,LME鋅庫存告急的部分原因是,近期歐洲天然氣、電力價格攀升至高位,推高了歐洲煉廠的成本壓力,并導致煉廠繼續(xù)兌現(xiàn)減產。許多貿易商在本周大舉提取鋅庫存以應對供應緊張局面。
據(jù)悉,面對周二觸及三個月高點的電價,托克、嘉能可等生產商已削減了歐洲鋅冶煉廠的產能。
德國商業(yè)銀行分析師Daniel Briesemann在一份報告中稱,“這顯然引發(fā)了對供應的擔憂,并再度令人擔心鋅市場可能因庫存偏低而吃緊?!?/P>
LME發(fā)言人Miriam Heywood通過電子郵件表示,“我們注意到鋅市場的庫存在撤出,并正在密切關注這一情況。我們對LME金屬實施了多項額外控制措施,以應對低庫存環(huán)境,包括現(xiàn)貨溢價限制和延期交割機制,旨在維持市場秩序?!?/P>
“妖鎳”過后“鋅魔”會否來襲?
在期貨市場上,由于庫存“十萬火急”,鋅合約的現(xiàn)貨溢價幅度創(chuàng)下了1997年以來最大。
現(xiàn)貨鋅合約較三個月期貨價格飆升至每噸199.85美元。明日到期的合約和一天后到期的合約之間的價差也飆升至每噸100美元,這是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交易所庫存水平在實物結算合約中很重要,因為每一個持有頭寸直至合約到期的賣空者都必須交付實物金屬——就LME而言,是以在LME倉庫中注冊登記的現(xiàn)貨鋅交付。
就在三個月前,LME的期鎳合約剛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逼空行情,鎳價大漲250%,并導致LME暫停交易一周。自那以后,LME推出了幾項緊急措施,旨在防止空頭擠壓失控,但是這次鋅出現(xiàn)歷史性的現(xiàn)貨升水,仍可能意味著現(xiàn)在就需要現(xiàn)貨平倉的空頭恐怕要面臨重大虧損。
當然,眼下的“鋅魔”是否會演變?yōu)楫敵醯摹把嚒保壳皝砜纯赡苄赃€較小。
一方面,當初的“妖鎳”風波有著其特殊的市場背景,俄烏危機剛剛爆發(fā),供應和地緣政治恐慌下鎳價的逼空行情令許多人一時間措手不及,這場舉世震驚的風波背后也有著青山、嘉能可、大眾汽車乃至部分對沖基金的身影。
而如今,盡管“鋅魔”的背后也有著供應短缺的擔憂,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環(huán)境卻與當初截然不同。隨著經濟衰退的警告拉響,許多工業(yè)金屬乃至能源價格近期已經顯露出了疲軟,鋅價本身并不具備價格大幅飆升的環(huán)境。事實上,盡管現(xiàn)貨溢價大幅飆升,但本周以來3個月LME期鋅價格卻延續(xù)著過去兩周的跌勢,最新交投于3500美元關口附近。
鋅庫存將上演“西游記”?
而回到庫存本身,本輪LME鋅庫存的危機也并非全然無解。年內中國鋅庫存其實依然充足,全球鋅庫存的“西游記”可能有助于實現(xiàn)再平衡。
庫存數(shù)據(jù)顯示,上海期貨交易所倉庫的鋅庫存今年增加了逾一倍,目前已接近約16萬噸。
“我們聽說有庫存從在岸(中國)流入LME(倉庫),”大宗商品經紀商Marex的Al Munro在本周早些時候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此舉是合理的,因為LME的價格高于上海的價格,而且從中國運往LME的套利交易可能有利可圖。
關鍵詞: LME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