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于人,數據看A股!東方財富網匯總A股市場主力資金動向,揭秘北向資金流向,盤點龍虎榜單、游資情報等重要數據,讓您提前洞察A股先機。
招商銀行等27股獲北向資金增持額超億元
統(tǒng)計顯示,1月17日共有827只個股獲北向資金持股量環(huán)比上一個交易日增加。以增持的股份數量和當日收盤價為基準進行測算,加倉股中,增持市值在1億元以上的有27只,增持市值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最新持股量為15.34億股,環(huán)比增加0.76%,增持市值為5.62億元;增持市值較多還有恩捷股份、陽光電源、通策醫(yī)療等股。
72只股北向資金持有流通盤的比例超10%
統(tǒng)計顯示,截至1月17日,2318只股獲北向資金持有,合計持股量為1035.44億股,合計持股市值2.64萬億元。以持股量占比統(tǒng)計,47只股北向資金持有總股本的比例超過一成,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在10%以上的有72只。
中海達等30股獲陸股通增倉超30%
統(tǒng)計顯示,截至1月17日,共有827只個股獲陸股通增倉。其中,持股量環(huán)比增幅在30%以上的共有30只,環(huán)比增幅最大的是*ST康美,陸股通最新持有2071.6萬股,持股量較上一交易日環(huán)比增幅達1259.35%;環(huán)比增幅較大的還有中海達、合縱科技、歐比特、博創(chuàng)科技、富祥藥業(yè)等股。
陸股通增倉幅度排行榜(附股)
統(tǒng)計顯示,截至1月17日,根據香港交易所公布的陸股通持股記錄,陸股通共持有2318只個股,合計持股量1035.45億股,相比上一個交易日,持股總量增加6152.88萬股。從增倉幅度來看,持股量環(huán)比增幅在50%以上的共有30只。
第二大海外中國股基大舉增持寧德時代
1月18日,記者查詢晨星數據發(fā)現(xiàn),第二大海外中國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國A股機遇A(累計)-人民幣于2021年12月大舉增持寧德時代。截至2021年12月31日,基金增持幅度高達60.86%,合計持有寧德時代市值26.57億元。同期,基金還大幅增持了中國平安,增持幅度達42.84%。此外,摩根基金增持通威股份、萬華化學,增持幅度分別為11.89%、4.67%;小幅減持隆基股份,減持幅度為5.94%。
兩市兩融余額增加53.6億元
截至1月17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8153.3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53.6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17053.3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4.08億元;融券余額為1099.9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9.52億元。
融資客看好2股 買入占成交超三成
統(tǒng)計顯示,1月17日共有1865只個股獲融資資金買入,其中買入金額居前的個股有寧德時代,買入額為11.06億元;比亞迪買入額為6.40億元;貴州茅臺買入額為6.37億元。從融資買入額占個股當日成交額比例來看,2只個股買入額占成交額比例超30%。
17股獲融資凈買入超億元 寧德時代獲凈買入最多
統(tǒng)計顯示,1月17日共有1130只個股獲融資凈買入,凈買入金額在千萬元以上的有317只。其中,17只融資凈買入額超1億元。寧德時代融資凈買入額居首,當日凈買入4.55億元;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的還有中國中免、飛凱材料、貴州茅臺、欣旺達、億緯鋰能、萬孚生物、翰宇藥業(yè)、牧原股份等。
上聲電子等21只科創(chuàng)板股融資余額增幅超10%
統(tǒng)計顯示,1月17日共有192只科創(chuàng)板個股融資余額環(huán)比增加。其中,21股融資余額增幅超過10%。融資余額增幅最大的是上聲電子,最新融資余額為5661.73萬元,環(huán)比增幅達59.73%;融資余額增幅較大的還有信安世紀、諾唯贊、前沿生物、之江生物、博瑞醫(yī)藥等股。
首批權益類基金四季報出爐 今年市場風格不確定性漸成共識
截至2022年1月17日晚間,已有20只公募基金正式披露四季報,其中包括國投瑞銀基金旗下4只及安信基金旗下1只權益類產品,這也是本期首批權益類基金定期報告。
生不逢時?多只基金成立不足一年凈值跌破0.8元 有公司火速增派基金經理
截至1月14日,不只招商興和優(yōu)選,多只2021年以來成立的基金凈值跌破0.8元,凈值跌幅超過20%。在這些凈值跌破0.8元的基金中,不乏規(guī)模超過50億元的基金。如知名基金經理曲揚管理的前海開源優(yōu)質企業(yè)6個月持有A, 2021年三季度末的規(guī)模為71.36億元,最新凈值為0.774元,成立以來的回報為-22.53%;另一只規(guī)模56億元的基金,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為-26.35%,凈值僅剩0.737元;某規(guī)模66.21億元的基金,最新凈值為0.78元,成立以來的回報為-22%。除以上基金外,還有51只基金自2021年成立以來凈值跌超10%。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