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備受市民關注的東莞市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在市行政文化中心南廣場東側舉行了開工儀式,標志著東莞市博物館新館建設進入新階段。
(資料圖)
記者在開工儀式上了解到,東莞市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是東莞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重大公共文化項目,是東莞建設文化強市十大文體設施之一。項目位于東莞市行政文化中心南廣場東側,占地面積53422.13m²,建筑面積40930m²,地上4層,地下1層,投資約8億元。
項目以“立足東莞、輻射嶺南、面向世界”為使命定位,建成后將打造成為文化強市標志性文化設施、粵港澳大灣區(qū)高水平的博物館,對提升中心城區(qū)文化品質內涵、彰顯東莞和傳承莞邑文脈、助力“博物館之城”建設高質量發(fā)展、進一步繁榮發(fā)展東莞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chǎn)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據(jù)莞籍知名建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新館建筑設計主持者何鏡堂在視頻致辭中的介紹,東莞市博物館新館在滿足博物館現(xiàn)代使用功能要求的基礎上,立足對東莞地域文化特色,以山水意象和嶺南庭園為切入點,凝練為“山水之城立體園林”的設計概念,用整體起伏有致的屋頂來表達山水意境,以錯落堆疊的建筑盒子建構立體文化聚落,將公園景觀與建筑景觀融合成為市民的活力濱水空間。
通過建筑體量的有機組合以及嶺南特色灰空間的利用,形成適應嶺南氣候的廊、巷、庭、園空間系統(tǒng);室內展覽空間與室外景觀空間相互交融,不同標高的平臺與綠化景觀連為一體,形成通透立體的新式嶺南庭園,為博物館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空間組織形式,以其獨特的舒展、優(yōu)雅的姿態(tài)為市民提供一種新的觀展體驗。
據(jù)了解,東莞市博物館新館主要功能區(qū)包括陳列展覽區(qū)、藏品庫區(qū)、社會教育與綜合服務區(qū)、行政管理區(qū)、業(yè)務科研區(qū)、設備用房和地下停車場等。其中,展廳建筑面積為12727平方米,展廳凈面積約8900平方米。
展陳體系由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數(shù)字展覽、兒童展覽組成,主題涵蓋考古、歷史、人文、藝術、兒童教育,將從不同維度,全面立體呈現(xiàn)莞邑文脈、嶺南文化、中華文明、世界文明。
根據(jù)《博物館建筑設計規(guī)范》相關公式計算,新館年觀眾量合理限值為80萬-100萬人次,高峰限值可達120萬人次。根據(jù)目前進度,新館預計于2026年10月完成展陳布展施工并試開館。
文 | 記者石夢卓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