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高倩
宏大渾厚的混聲合唱里,“東方大墻”歷經(jīng)千年的積淀和氣度,穿越歷史的風云滾滾而來。8月30日晚,天津交響樂團團長董俊杰執(zhí)棒三管編制的百人樂團,聯(lián)袂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北京音樂家協(xié)會合唱團、天津交響樂團附屬合唱團登臺國家大劇院,以約300人的龐大陣容奏響了交響詩篇《長城》。
交響詩篇《長城》由作曲家張千一、詞作家屈塬這對著名搭檔共同創(chuàng)作,由“東方大墻”(混聲合唱)、“筑城”(混聲合唱)、“望夫石”(女中音獨唱)、“破陣子”(男聲合唱與琵琶、中國大鼓)、“一根蠶絲有多長”(混聲合唱)、“飛舞的大刀”(混聲合唱)、“風云沒有遠去”(男高音獨唱)、“長城萬歲”(混聲合唱)8個篇章組成,筑起一道詩與樂的長城。
聲樂在《長城》中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重,但張千一沒有把它定位為合唱作品?!昂铣髌返闹黝}比較單一,但長城的題材太厚重了?!睆埱б唤榻B,8個篇章中,前4個篇章描繪長城悠久磅礴的歷史,后4個篇章展現(xiàn)長城承載的近當代民族記憶和面向未來的開放情懷,“現(xiàn)在,我們非常需要一部能夠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作品?!?/p>
在樂團和合唱團鋪墊的洶涌底色中,演出特邀的歌唱家和獨奏家獻上了相當亮眼的表現(xiàn),比如第三樂章“望夫石”中,金鐘獎得主、女中音歌唱家蔡靜雯的演唱深情感人,她的歌聲追憶了遙遠的歷史,令人深感無名英雄的付出背負著民族的未來;第四樂章“破陣子”中,琵琶演奏家張雅迪的琴弦上彈出了金戈鐵馬,用一張一弛的演繹描繪出古代將士馳騁疆場的戰(zhàn)斗場面;第七樂章“風云沒有遠去”中,男高音歌唱家張喜秋的演唱輝煌亮麗,唱出了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喚起人們的憂患意識……奔騰的情感與民族精神,在最后一個樂章“長城萬歲”中噴薄而出,“當新時代的烽火照亮歲月的垛口,你的黃鐘大呂又一次敲響”的吶喊交織成音響洪流,令人熱血沸騰。
“我們想通過《長城》來贊美那些英勇無畏的民族英雄,抒發(fā)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歌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為人民放歌,為時代鑄魂?!倍〗苷f。自今年6月在天津首演以來,《長城》反響不俗,并在不久前獲得文化和旅游部頒布的“全國優(yōu)秀交響樂作品展演”優(yōu)秀作品獎。在結束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后,接下來,《長城》將陸續(xù)開展全國巡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