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不僅反映著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文明程度,更影響著民眾健康。日本廁所因其技術含量較高、設計貼心合理,引得不少游客贊不絕口。日本《讀賣新聞》曾報道,日本政府在全球范圍推行“廁所外交”,憑借自身技術優(yōu)勢在景區(qū)、機場等地打造“最棒的廁所”,以吸引全球游客前往旅游。
日本人非常重視廁所衛(wèi)生。公共廁所打掃有兩種方式,一是委托外部清掃公司,二是本單位職工輪班打掃。清潔人員打掃非常細致,除了清理垃圾,還會擦拭洗手臺、地面、墻面、便池、墊圈等每個角落。因此,在日本的公廁很少見到便池中有污垢?!渡鼤r報》記者在豐田公司修車行的廁所內(nèi)發(fā)現(xiàn),墻上貼著一張表格,上面是廁所清掃時間和人員名單,幾乎兩三個小時就清潔一次,完成后清潔人員要簽名留證。為了保持空氣清新,廁所內(nèi)放有芳香劑、除味劑、鮮花。清潔人員除了對墊圈細心消毒之外,有的廁所還備有揮發(fā)性很強的消毒液,用紙擦在墊圈上,可很快殺死病毒和細菌;有的公廁還配有紙墊,成摞掛在墻壁上,撕一張放在墊圈上,用完沖到下水道里即可,如廁者對衛(wèi)生情況可以絕對放心。在日本生活多年,記者幾乎沒有在便池旁看到過尿液到處都是的情況,即便有小朋友尿到外邊,家長也會及時擦干凈再走。所以,日本廁所清潔程度高,并非僅僅是清潔人員認真仔細、勤打掃的功勞,更重要的人們有主動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
為了打造更完善的廁所,日本還成立了不少與廁所相關的組織。比如,日本大阪大學有專門的“廁所研究會”。成員們會一起討論如何改造廁所,讓人們?nèi)鐜鷷r更舒適,每年還會評選“最漂亮大學廁所”。廁所看似普通,卻涉及了很多學科,比如環(huán)境學、設計學、生活學等。因此,日本不少大學生會以廁所作為畢業(yè)課題,與相關企業(yè)和機構(gòu)等聯(lián)合研究,致力打造更符合使用者的廁所。此外,日本還有“舒適廁所研究會”,主要工作是通過調(diào)查和研究,對醫(yī)院還有其他福利機構(gòu)提出最佳廁所方案,讓廁所變成體檢、康復、陪護的最佳設施。
日本人還將每年的11月10日確立為廁所日。之所以定在這一天,是因為這組數(shù)字連在一起的日語發(fā)音正好是“好廁所”的意思。制定廁所日就是為了普及清潔廁所的理念,呼吁人們共同重視。社會意識的普遍提高,是日本廁所受到重視的根本原因,而眾多“廁所專注者”的存在,就是日本廁所普遍干凈、整潔、舒適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