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部分銀行下調了存款產品的利率,以三年期的大額存單為例,市場上已很難尋找到4%年利率以上的產品。不少銀行的大額存單額度告急,想存的客戶只能“秒殺”。
4%以上存款產品難覓蹤跡
“哪還能找到利率高的產品呢?”這是不少儲戶關心的問題。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在內的28家銀行整存整取產品的掛牌利率顯示,其中年利率高于3.5%的僅有廈門國際銀行和成都銀行兩家。
調查發(fā)現(xiàn),六大國有銀行中,除了郵儲銀行之外的五大國有銀行,整存整取的存款產品掛牌年利率基本一致,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的存款年利率分別為1.35%、1.55%、1.75%、2.25%、2.75%、2.75%。郵儲銀行僅半年期和一年期產品利率略高,分別為1.56%和1.78%。
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和10家城商行的存款利率則稍高于國有銀行。其中,平安、興業(yè)、浦發(fā)、光大、中信、民生、華夏、廣發(fā)銀行的三個月、半年、一年期定存產品掛牌利率均為1.40%、1.65%和1.95%,分別較五大國有銀行同期限產品利率高出5BP、10BP和20BP。這12家銀行兩年期產品利率在2.35%-2.65%,三年期在2.75%-3.25%,五年期在2.80%-3.25%,均高出國有銀行。
和大型銀行相比,城、農商行的掛牌利率更高。如以五年期整存整取產品為例,廈門國際銀行、成都銀行、長沙銀行三家銀行年利率分別為3.55%、3.7%和3.5%。
據(jù)了解,存款產品中,利率“王者”要數(shù)大額存單,其起存金額普遍在20萬甚至30萬元以上,利率也較高,也受到不少儲戶的關注。對此,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均表示,大額存單比較火爆,經常剛放出額度就被搶光。
如廈門國際銀行客服人員介紹,“近期周二周五大額存單有專享利率,三年期和五年期在售的分別有3.55%和3.95%。”上述人員還強調,通常有意向購買的客戶會比較多,可能較快就會沒有額度。
該客服人員還透露,該行五年期大額存單有周五專享有的能達到4.05%,但要在有額度發(fā)行的時候才能搶,以實際情況為準。
三年期、五年期產品利率倒掛
一般而言,存款期限越長,相應的利率也會越高,如五年期存款的利率要高于三年期。但調查發(fā)現(xiàn),有的銀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出現(xiàn)了倒掛。
如建設銀行提供的起存金額在1萬元以上,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存款產品年利率分別為3.15%和3.05%。
對于該行五年期產品利率和三年期產品利率出現(xiàn)倒掛的現(xiàn)象,建設銀行客戶經理表示,并不是五年期產品一定會比三年期產品利率高,“從銀行的角度提倡客戶存三年以下的,因為期限越長,對銀行來說付出的成本越高,所以五年期給的利率會比三年期低一些”。
招聯(lián)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稱,出現(xiàn)倒掛現(xiàn)象第一是由于不同銀行對自己負債結構有不同的安排,第二是反映出銀行對長期利率走勢的判斷,銀行認為接下來利率可能會呈下降趨勢,那么長期存款就會少吸收一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shù)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表示,利率市場化以來,自身的資產負債結構日益成為影響各銀行機構存款產品定價策略的重要因素,即不僅要考慮到存貸款之間的規(guī)模匹配,還要考慮到二者在期限和定價結構上的匹配。
金天認為,對于一些銀行來說,獲取五年期存款的需求不大,就沒有必要為獲取這部分資金來給出更高報價。
利率下行,儲戶怎么辦?
對于存款產品利率下行的原因,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認為,今年以來,銀行存款利率出現(xiàn)了普遍性地下降,主要有市場供需和政策推動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等影響,股市下跌,不少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出現(xiàn)虧損,資金偏好向收益率穩(wěn)定的大額存單等存款產品轉移,產品的供不應求推動了存款利率下降。另一方面,監(jiān)管方通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等方式,引導鼓勵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從而形成了相對一致的市場預期。”于百程表示。
在于百程看來,隨著近一年多銀行響應政策支持實體經濟不斷降低貸款端利率,銀行層面也有降低存款端利率、降低負債成本的訴求。銀行存款利率根據(jù)市場變化而有所小幅波動,是正常的市場現(xiàn)象,儲戶主要還是根據(jù)個人對資金的需要和風險承受力,合理安排選擇存款還是其他理財產品。
董希淼表示,受內外部復雜因素影響,市場無風險收益下行將是長期的趨勢。對個人而言,如果資產配置中長期存款等產品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對投資者而言,應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如果希望獲得較高收益那么必須承受較高風險,如果不希望承擔較高風險那么應該接受較低的收益。
金天同樣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銀行業(yè)利差收窄和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持續(xù)下行是大概率事件,高定價的存款產品會越來越少。金天建議,相對保守的儲戶需要提前建立預期;對具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儲戶來說,可以適當調適風險偏好,在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過程中追求更高回報。(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