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2月14日。近期,不少模擬戀愛游戲廠商和線下店鋪都借機推出相關活動,記者采訪了部分游戲玩家,邀請她們談談這個特別的日子,分別為“紙片人”花了多少錢、都花在哪里。
(相關資料圖)
偏向線上消費,會提前做好規(guī)劃、劃定限額
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小蕓(化名),主要偏好為女性向/模擬戀愛游戲。據(jù)介紹,她最近在玩的6個游戲里,5個都出了相關活動。
2237元,是這個節(jié)日小蕓為游戲花掉的錢。其中約七成消費于游戲中的抽卡類道具,剩余三成則分配在角色服裝、配飾等方面。對小蕓來說這是否是個“超額數(shù)字”?小蕓介紹,平均下來自己收入每月近9千,她說:“一年不會有太多次這樣的大型活動,而通常這些活動推出的限定游戲禮包性價比都很高,禮包內的資源可以積攢下來留給后續(xù)的小型活動,就不用額外花錢了?!?/p>
是否清楚自己一年在游戲上花費多少?小蕓的答案是肯定的:“會提前做好規(guī)劃?!彼团笥褧鶕?jù)往年活動及預告推測出游戲禮包的主要內容,列出性價比參考,提前做好“氪金”規(guī)劃。此外,她還會給自己劃定一個限額,避免不理智消費,提醒自己沒有抽到喜歡的角色也不要一時“上頭”。
相比于專注線上游戲的自己,小蕓還向記者介紹了身邊專注于線下實體周邊的朋友:“(她)目前長期在玩的只有兩款游戲,但這次活動已經(jīng)花了近三千,其中大部分都花在了活動限定實體周邊和聯(lián)動禮盒上?!?/p>
體驗感如何?小蕓說:“我個人認為這次活動體驗感不是太好,畢竟作為游戲廠商,游戲的主要目的還是盈利。而且每年的活動形式其實都大差不離,能一直玩下來就代表我對它接受良好,以后還會繼續(xù)玩下去的?!?/p>
比起虛擬道具,更偏向于實物周邊
最近在備戰(zhàn)考研的學生一一(化名)今年2月14日在游戲方面花費比去年少很多。截至目前,她今年在游戲的消費金額約為五、六百。一一表示,自己近期在玩的模擬戀愛游戲只有一個,比起線上購入虛擬道具,她更偏向于把錢花在購買實體周邊上。而且為了接下來的其他活動,近期不打算再在線上花錢,她說:“我喜歡的角色只有一個,這兩天推出的新品可以用之前攢的免費道具買。所以暫時不打算再花錢?!?/p>
對游戲中的消費,一一告訴記者:“一般(游戲里)一套衣服68元,但是難免有特別喜歡的時候,去年我就把上架的新衣服都買了,花了300元左右?!?/p>
資金主要來自哪里?一一說,不再喜歡的周邊,會在閑置網(wǎng)站上賣出。偶爾也會嘗試制作手工品賺一點“外快”,其余的主要源于生活費和壓歲錢。
消費體驗如何?線上消費帶給一一的感受是“苦樂參半”,她說:“有時候錢花出去了,卻感覺什么也沒有得到。”所以她今年打算壓減線上消費,避免沖動消費。
與線上消費不同的是,線下一一是個“收集控”,喜歡的角色出了周邊大多會購買,她說:“實物周邊到手后會特別開心,恨不得拍照和全世界分享。做周邊的美化和防護工作其實很麻煩,但是完成后會特別有成就感。”
此外,記者還走訪了長沙的實物周邊售賣店。店內售品多為游戲、動漫相關產(chǎn)物,有手辦、扭蛋、徽章等,價格有高有低。近期店家也推出了相應活動,如消費滿52元拍照打卡上傳指定平臺可送禮品、情侶消費滿199元可送玫瑰等。
瀟湘晨報記者鄧力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