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滬指下跌1.49%,下周A股將如何運行?我們匯總了各大機構的最新投資策略,供投資者參考。
中信策略:內外壓制高峰已過 A股中期修復行情臨近 布局這四大主線
國內疫情高點已過,外部壓力逐步緩解,復工復產循序漸進,支持政策落地提速,市場極端悲觀情緒已充分釋放,預計5月將開啟持續(xù)數月的中期修復行情。首先,本輪國內疫情改善趨勢明確,上海疫情持續(xù)穩(wěn)步好轉,復工復產循序漸進;在政治局會議全面定調后,政策進入加速落地期,預計4月國內宏觀數據年內筑底后,在5月將出現邊際改善。其次,美聯儲極致緊縮預期基本落地,后續(xù)超預期緊縮概率低,人民幣貶值主因是經濟預期走弱,貶值壓力最大的窗口已過。最后,市場極端悲觀情緒充分釋放后,盈利預期,指數估值,機構倉位都已充分下修,對負面因素反應鈍化,對積極信號更為敏感,A股中期修復行情臨近,建議積極布局現代化基建、地產、復工復產和消費修復四大主線。
中金策略:A股情緒“磨底” 保持耐心
節(jié)后A股表現繼續(xù)低迷,受內外部環(huán)境的綜合影響。外部來看,全球主要市場在4月初之后同樣表現不佳,美、日、歐市場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在此期間一方面地緣局勢僵持,主要商品雖較前期有所回落但持續(xù)在相對高位;另一方面美國等主要市場貨幣政策持續(xù)收緊,美元指數已經突破近20年來的新高、長端美債收益率升至近3年高位且長端中美利差倒掛、美國部分經濟數據初顯壓力,等等。內部來看,近期經濟數據顯示增長壓力仍大;國內局部疫情防控雖已有一定進展,但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對增長有一定的短期擾動。當前內外部環(huán)境仍有較多不確定性,市場估值已經明顯調整、情緒已經進入“磨底”狀態(tài),已經具備中線價值,后續(xù)需要耐心等待積極的催化因素。結構上,我們認為低估值“穩(wěn)增長”領域仍具備一定配置價值,建議綜合關注海外增長、通脹和政策等宏觀因素變化以及國內“穩(wěn)預期”舉措及疫情防控進展,來判斷相關成長板塊是否進入修復的拐點。
國君策略:市場底部形成并非在朝夕之間 投資機會在低風險特征的股票
莫對進攻執(zhí)著:市場底部形成并非在朝夕之間。上證指數點位的PE估值和PB估值已與2019年1月2440和2020年3月2660持平,部分投資者認為股票市場已反應悲觀預期故而能夠高歌猛進。但是,近期的股票市場投資者并沒有因為估值低位而對負面信息反應鈍化,相反波動率高企表明當前市場仍需要更多的時間磨底。投資者往往忽略的一點在于,估值在時間維度上簡單比較的前提,需要宏觀預期模式的穩(wěn)定。而當前市場所面臨的風險預期仍然需要非常高的補償,俄烏局勢的復雜性、海外貨幣政策緊縮的壓力以及病毒變異的不可預測性。同時,我們還看到新的周期性因素的變化,全球貿易活動開始放緩,國內居民與企業(yè)資本開支意愿減弱,地產和地方政府信用擴表面臨約束。加之缺乏增量資金,對于基本面或是風險預期的博弈難度非常高,因此我們仍建議投資者等待更好的時機,尤其是信用路徑的明確。
興證策略:這一輪海外劇震對A股影響如何?
假期歸來,市場再度大幅波動。一邊是反彈的亢奮,一邊是外圍風險的襲擾。對于海外,我們認為更多是尾部風險的釋放,而非系統性沖擊。1)首先,美股連續(xù)兩日調整,主要是對5月4日過度興奮、積極的市場情緒的回卷修正。鮑威爾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未積極考慮加息75bp”的發(fā)言一度被市場解讀為“非鷹即鴿”,帶動加息預期回落、股債雙雙大漲。但隨著對工資通脹螺旋的擔憂卷土重來,加息預期再度升溫,市場繼續(xù)博弈6月加息75bp的可能。2)其次,盡管美聯儲收緊節(jié)奏最快、力度最強的時候尚未過去,但在當前的加息預期基礎上,后續(xù)聯儲進一步超預期鷹派的空間相當有限。3)此外,雖然美國經濟動能確實已在放緩,但在前期大規(guī)模財政刺激的余韻支撐下,年內美國經濟快速陷入衰退、企業(yè)盈利大幅回落的可能也較小。4)對于A股,盡管美聯儲加息50bp落地、海外市場波動、匯率仍在快速貶值,但外資并未遠離。因此,整體來看,盡管美聯儲加息縮表持續(xù)推進,海外市場的波動可能也是階段性常態(tài),但對A股不構成系統性的沖擊。
華西策略:筑底期!靜待云開見明月
短期俄烏沖突仍具備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滯脹風險正在加劇。盡管美聯儲淡化了單次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但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維持鷹派政策。在通脹出現下行趨勢前,美聯儲連續(xù)加息預期仍會對全球資金風險偏好產生制約。對于A股,我們依舊看好,當前市場估值水平回落至歷史低位,配置性價比逐步顯現,穩(wěn)增長政策落地將不斷夯實A股“政策底”。后市繼續(xù)關注國內疫情走勢、增量政策工具的落地,靜待經濟基本面改善的信號。配置上,建議以低估值價值藍籌板塊為主。具體到行業(yè)上,建議配置:“銀行、電力、石油石化”等。
民生策略:先勝而后求戰(zhàn) 五月將在混亂中尋找秩序
在過去2周中,由于短期“跌多了”,市場“底部已現”的聲音不絕于耳,我們認為相較于一味強調底部,幾個重要的觀測才更為重要。1、10Y美國實際利率上行至0.62%:當前10Y美債實際利率為0.26%,相較于今年最低點-1.04%已經上升130bp,2013年這一幅度為166bp,后續(xù)將逐步放緩;2、疫情進入常態(tài)化防疫新階段:進入新的防疫狀態(tài)后的負擔能力排名靠前的省市GDP占全國比重同樣較高,在本輪清零成功后有望進入新的常態(tài),關注其中新增仍在上升的北京和江蘇;3、社融增速上升到11.2%并且維持:《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zhèn)化建設的意見》已推出和穩(wěn)地產、促消費都在推進,就差“真槍實彈”的信用擴張,歷史上看,復蘇期需要社融高于名義GDP增速2.8%以上,而3月末這一差值為2.23%。
國盛策略:絕地反彈后的變與不變
一方面是風險溢價視角,根據我們編制的修正股權風險溢價(ERP),前期全A風險溢價指標已經回升至98%分位,而從下行風險來看,即使以2018年末極度悲觀的ERP水平作為參照,下行空間已不大。另一方面,是資產定價視角,理論上,權益資產定價、經濟名義增速以及全社會債務規(guī)模,這三者在長期趨勢上應保持同步,以金融危機后的最低點作為參照,我們可以畫出一條逐日抬升的長期支撐線,對應到當前,全A指數底部區(qū)間在4250-4300左右,前期最低點已經觸及。因此,基本可以做出判斷,從空間上看,A股的底部已經出現。
信達策略:低估值策略的歷史表現
如果科技周期存在明顯向上趨勢,那么低估值策略大概率會失效,如果沒有明顯的科技周期向上,股市熊市、產能擴張均可能帶來低估值策略占優(yōu)。從股市盈利來看,低估值策略占優(yōu)有三種情況:(1)盈利下行期極低估值修復(比如2011-2012年、2014年Q4);(2)經濟上行初期,股市盈利上行的前半段,由于低估值板塊的ROE水平通常較高,此時的超額收益由盈利的相對優(yōu)勢驅動(比如2001-2005年、2016年、2009年上半年);(3)在盈利上行后半段,如果前期的由盈利驅動的上漲中低估值板塊的估值水平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甚至還有下降,那么這一階段的超額收益由估值修復驅動(比如2006-2007年、2017年、2021年Q1)。
西部策略:匯率貶值的危與機
歷史上看,匯率大幅調整期間A股市場整體表現相對平淡,但也存在結構性機會。消費與金融風格在人民幣貶值期間表現占優(yōu)。從匯率對市場的傳導機制來看,人民幣貶值可能會放大市場情緒波動,但基于過往國內基本面及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造成外資持續(xù)撤出的概率不大。對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匯率會通過營收、匯兌損益、存貨等財報科目影響公司利潤,人民幣貶值受益行業(yè)主要包括傳統行業(yè)的紡織服裝、家電、機械設備等;以及成長板塊的電子、通信等。從市場層面來看,包括金融、地產鏈、必須消費(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醫(yī)藥生物),以及計算機整體跑贏市場。
華安策略: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下A股有哪些配置機會
復盤顯示,中美貨幣政策分化期間,金融風格占優(yōu),煤炭與農林牧漁排名靠前,國防軍工、電子表現較差。①從2005年編制中信風格指數開始,金融風格在四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中三次漲跌幅排名第1,一次排名第二,具有相對優(yōu)勢。但金融風格內部來看,行業(yè)之間并無明顯規(guī)律。②從申萬一級行業(yè)漲跌幅來看,煤炭在5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中有4次排在前5、農林牧漁3次排在前五,具備比較優(yōu)勢,而國防軍工、電子在5次中有3次排在最末5位。除第三段(2014年1月-2016年3月)煤炭和農林牧漁均未排進前五之外,我們復盤其余四段之后發(fā)現,漲價可能是這一時期煤炭和農林牧漁表現較好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