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降準、政策利率“降息”預期落空,讓市場把目光聚焦于4月市場流動性狀況以及后續(xù)貨幣政策走向。
分析人士認為,排除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逆回購到期因素,4月或存在約3000億元流動性缺口。對此,央行有望繼續(xù)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在寬信用和降成本目標下,貨幣政策操作仍有憧憬空間,降準降息落地依然可期。
近期召開的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季度例會明確,加大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發(fā)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主動應對,提振信心,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穩(wěn)定宏觀經濟大盤。
4月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無虞
月末時點又遇上季末,3月最后一周,資金利率小幅上行。其中,DR007加權平均利率連續(xù)高于政策利率2.1%,至3月31日,該利率報2.2449%。
央行維護資金面平穩(wěn)之意明顯——從200億元到1000億元再到1500億元,連日以來央行持續(xù)加碼公開市場投放。3月25日至31日,央行累計實現(xiàn)凈投放5800億元。
資金面因而平穩(wěn)跨季?!?月央行并未降準降息,但資金面整體平穩(wěn)偏松,僅僅月末跨月資金利率明顯沖高。”中信證券聯(lián)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說。
展望4月流動性,明明表示,考慮到政府債融資情況,預計4月政府存款將增加4000億元,綜合測算來看,本月存在約3000億元流動性缺口。
市場預計,4月市場流動性仍將保持合理充裕格局。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就資金面擾動因素而言,主要包括繳準、MLF等工具到期,以及債券發(fā)行、外匯占款波動等短期因素,但考慮到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持續(xù)發(fā)力,而且,央行仍將呵護資金面,預計4月資金面仍有望保持平穩(wěn)。
二季度降準降息依然可期
3月,市場一度抱有強烈預期的降準和政策利率“降息”均未落地。二季度,著眼于信貸需求不足與疫情沖擊的現(xiàn)實情況,業(yè)內人士認為,貨幣政策整體邊際放寬,疊加各項結構性工具做好“加法”,將是政策面的兩個主要發(fā)力點。
降準降息的可行性與必要性進一步上升?!岸径龋迪⒔禍识荚谘胄械恼吖ぞ呦鋬?,其中‘降息’概率正在增大?!睎|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年初以來,票據利率持續(xù)下行,表明當前銀行不缺可貸資金,但今年前2個月的金融數(shù)據表明,新增貸款的規(guī)模和結構均有待改善,其核心問題在于企業(yè)和居民的貸款需求亟待提振。
王青表示,眼下,通過下調MLF利率,來激勵企業(yè)和居民貸款需求是當務之急,“降息”的迫切性大于降準,其中前者最早有可能在4月落地?!霸赑PI同比居高難下,而CPI漲勢偏弱的背景下,‘降息’既是切實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同時也是遏制樓市下滑勢頭的關鍵所在。”
明明認為,從流動性缺口和降成本角度看,降準、降息、存款利率改革和調整都在“及時動用儲備工具”的貨幣政策工具箱中。
“流動性缺口可能觸發(fā)降準?!泵髅鞅硎?,除了測算的流動性缺口,近期同業(yè)存單的價格走勢反映出銀行在負債端仍面臨壓力,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為降準的觸發(fā)因素。除了降準之外,通過存款利率的調整和改革也可能起到一定的降成本效果。
此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無疑也是一大關鍵。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央行可能適度采取措施,推動信用合理擴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huán)節(jié)與重點新興領域支持。
周茂華表示,考慮到目前國內需求處于恢復階段,部分企業(yè)仍面臨不少經營壓力,國內貨幣政策將保持穩(wěn)健略偏松格局,但應對美聯(lián)儲激進政策的外溢效應及輸入型通脹等保持警惕。國內政策在力度不減的情況下,要注重政策精準質效,將采取總量與結構政策相結合。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