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毛,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亚洲久久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精品美女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廣東省的糧食儲備情況如何?市場流通情況怎么樣?

編者按

糧食安全重于天。廣東省的糧食儲備情況如何?市場流通情況怎么樣?廣東如何保障糧食安全……針對這些老百姓關注的問題,南方日報記者走進糧食儲備庫、糧食生產企業(yè)、春耕生產現場,了解糧食生產加工、市場保障等情況,管窺廣東糧食供應的真實情況,從今天起推出“廣東糧食消費調查”系列報道。

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順德直屬庫,智能系統(tǒng)“緊盯”著糧倉里的“一舉一動”。“所有儲糧倉房糧溫正常,沒有異常情況。”該直屬庫主任楊啟威說。這是4月12日記者獨家探訪廣東儲備糧倉的場景。

受全球疫情影響,有國家宣布禁止出口糧食。有市民因此擔心糧食短缺,作為全國最大的主銷區(qū),廣東的糧食儲備情況如何?

記者從廣東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我省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糧食儲備體系,目前全省地方糧食儲備規(guī)模全國第一,已經達到1075萬噸,可供全省人民200天左右的市場消費。

一個儲備庫儲量

在順德直屬庫的4樓中控室,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查看各個糧倉的數據情況,在大屏幕上,展示著園區(qū)的設計模擬圖。“一期工程的10個平房倉在模擬圖右下方,可容納10萬噸糧食,而在右上方則有一個自用碼頭,可運輸糧食。左上角有16個大直徑筒倉、20個立筒倉和12個異型倉,這是我們的二期工程,能容納40萬噸糧食。”楊啟威指著模擬圖介紹。

楊啟威說,目前順德直屬庫儲備了約36.5萬噸糧食,主要是小麥和稻谷。36.5萬噸是什么概念?楊啟威解釋,這能讓400萬人吃半年。

如此大規(guī)模的糧食,順德直屬庫又如何保證儲存安全?在楊啟威看來,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智能化糧庫管理系統(tǒng)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該系統(tǒng)包含庫點總覽、倉儲管理、計劃管理、安防管理等八大模塊,為倉儲管理提供科學決策和技術支撐,確保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

“儲糧溫度最好在25℃以下。”楊啟威舉例說,系統(tǒng)會根據糧倉實時數據,自動往糧倉輸送冷氣,達到降溫的目的。“綠色表示糧溫正常,紅色表示糧溫異常,灰色表示空倉。從圖上可以看出,所有儲糧倉房糧溫正常,沒有異常情況。”

楊啟威解釋,工作人員還能通過降低氧氣含量來避免糧食變質。通過把糧倉的氧氣置換成氮氣,使得氮氣濃度達到99%,就能抑制稻谷發(fā)芽和米蟲生長。

“現在都在推廣綠色儲糧,氮氣儲糧技術就是其中一種綠色儲糧手段。”楊啟威進一步闡述,在冬天的低溫情況下,直屬庫也采取低溫通風的方式來儲糧,少用氮氣儲糧,以降低儲糧成本,順德直屬庫還自建氣象站監(jiān)測冷空氣動向,按照科學合理的程序來變更儲糧條件。

儲備兩年的稻谷仍鮮如新糧

在大直徑筒倉和平房倉,楊啟威介紹,對糧倉進行氧氣含量測定是進倉前的必備程序,“氧氣含量在18%以下,人員禁止進入。”

大直徑筒倉高近65米,為了加強儲糧安全,順德直屬庫建成全國唯一的雙頂層糧倉。“糧倉多了一層隔熱防雨層,安全更有保障。機器維護也更容易了,人員的作業(yè)環(huán)境變好了。”楊啟威笑著說。

記者從大直徑筒倉頂部的人行通道往下看,小麥鋪滿了所有角落,離頂部僅有幾米,為了能讓人員進倉,在小麥層的上方,還有滿裝著小麥的麻袋堆砌成通道。

楊啟威介紹,出于管理需求,不同品種、不同質量、不同批次的糧食都不能放在同一個糧倉。“不同批次不能放在一起主要是因為它們的出倉時間不同,一般來說,稻谷會儲存2年—3年,小麥會儲存2年—4年。”

在平房倉,記者就看到了2018年上半年從江西運來的稻谷,從外觀上看,與農場里的新鮮稻谷無異。因為平房倉窗口較多,所以需要在稻谷上鋪一層特制薄膜,減少氮氣的泄露。

“當然,僅憑肉眼還遠遠不能判斷糧食的好壞。”楊啟威說,在儲備糧倉,糧食的入庫、出庫都要經過質檢,保管時也要抽檢,確保它們的質量安全。

除了質量體系規(guī)定的檢驗指標需要測量外,老百姓關心的重點指標,直屬庫也會進行測量。“比如稻谷的重金屬含量、小麥的嘔吐毒素含量等,我們都會進行測量。”楊啟威說。

順德直屬庫只是全省省級糧食儲備庫中的一個,據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副總經理駱堅介紹,目前在珠三角(廣州、珠海、中山、東莞、順德)、粵東(梅州、汕頭)、粵西(湛江、羅定)和粵北地區(qū)(韶關)共布設有13個庫點,總倉容達234.2萬噸,其收儲能力、保管能力、吞吐能力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全省糧庫倉容達2300萬噸

針對此前有消費者囤糧的情況,廣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吳津偉表示,在各種消息滿天飛的時候,應記住3個事實。“一是中國不缺糧,二是我省僅政府儲備就足夠保障全省半年口糧消費,三是到今天,我們省的各級糧食儲備庫存都一直保持在穩(wěn)定水平,不需要動用。”

吳津偉說,廣東全省1億多人口,每年消費的口糧大約1945萬噸,我省居民平均每天吃約5萬噸糧食,而目前我省地方糧食儲備規(guī)模已達1075萬噸,按平均計算,僅地方糧食儲備糧就可保障全省居民吃200天左右。

“我省是全國第一常住人口大省,同時也是第一糧食銷區(qū)省。”吳津偉說,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不斷在體制機制上改革創(chuàng)新,讓全省人民的“米袋子”越來越實。建立糧食安全政府責任制考核和糧食應急預案都是保障糧食安全很重要的措施。

吳津偉透露,我省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糧食儲備體系,建立糧食風險基金,并不斷從量上和質上強化糧食儲備安全管理。近幾年,全省糧食基礎設施再上新臺階,目前全省糧庫倉容達2300萬噸,現代儲糧技術廣泛應用。

駱堅介紹,近年來,總公司強化技術創(chuàng)新,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科技儲糧新技術運用、新裝備配置、新工藝探索和新材料研發(fā),在氣調控溫儲糧新技術、“智能糧庫”新系統(tǒng)、降噪抑塵新工藝等方面都有提升。

“現全省已建成綠色環(huán)保的氣調儲糧倉容約135萬噸,保鮮保質的低溫儲糧倉容約80萬噸。”駱堅進一步介紹,智能化糧庫系統(tǒng)“一碼通”全國首創(chuàng),智能倉儲糧食安全衛(wèi)士、糧情綜合分析、三維模型展示實現新突破,智慧消防、光纖測溫、熱成像監(jiān)測等先進理念應用其中,處于“國內一流、省內領先”水平。規(guī)劃到2021年底全面建成綠色、智能、集約、高質量發(fā)展的省級儲備糧倉儲管理體系,以向廣東市場提供更多優(yōu)質口糧,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營養(yǎng)和高品質生活的需求。

關鍵詞: 廣東 糧食儲備 市場流通

熱門資訊

圖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