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正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火如荼進行中。作為2021年全球首場如期舉辦的A級車展,本次車展以“擁抱變化”為主題,吸引了全球1000家參展企業(yè)“同臺競技”。
在新能源大趨勢下,很多老牌車企都在轉型新能源領域,造車新勢力也如雨后春筍般涌出。作為全國重要汽車產業(yè)基地之一的重慶,在2021上海車展,包括長安、賽力斯、慶鈴、上汽紅巖等來自重慶的中國品牌,以“求變”之姿紛紛炫出自己的“法寶”。
探索突破,向新能源市場“進攻”
變化,是汽車的動力源從燃油到電能的變化,是汽車從代步工具到智能終端的變化,更是整個汽車行業(yè)生態(tài)鏈的改變與行業(yè)格局的重新塑造。
作為2020年10萬元入門緊湊級SUV的“銷冠”,長安CS55序列又迎來了迭代,其在上海車展亮相的第二代長安CS55 PLUS備受關注。2017年,長安汽車發(fā)布“香格里拉計劃”,制定了“千億行動、萬人研發(fā)、伙伴計劃、極致體驗”四大戰(zhàn)略行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快速發(fā)展。計劃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tǒng)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電氣化。
新能源之王比亞迪推出“純電新物種”EA1上演華麗首秀。續(xù)航里程1000公里、最快僅需2.9秒破百、海洋美學+3.0新平臺、為新世代年輕人打造、價格厚道親民,這款中文名為“海豚”的新車,讓比亞迪的形象在年輕消費者心中瞬間可愛起來。
長安福特在車展期間推出福特EVOS、銳際PHEV、長安林肯冒險家PHEV、新一代福睿斯4款車型。長安林肯冒險家PHEV基于現款燃油版冒險家打造,是國產林肯品牌的首款新能源車型。
全球高性能電動汽車品牌Polestar極星正式宣布極星Precept將投入量產。極星品牌全球CEO托馬斯·英格拉特表示,極星將在重慶以最低的碳排放水平生產先進的電動汽車。
除了乘用車外,慶鈴汽車、上汽紅巖等“重慶造”商用車同樣“進攻”新能源市場。
以皮卡、輕卡聞名的慶鈴汽車,在此次車展上不僅攜手日本五十鈴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重卡,完善了皮卡、輕卡、中卡、重卡的全系列卡車譜系,還聯手德國博世公司推出了續(xù)駛里程達到500公里的氫能源卡車。此外,還展示了純電動環(huán)衛(wèi)車以及純電動輕卡等新能源產品。
上汽紅巖推出紅巖杰獅H6“5G+L4”智能純電動重卡和紅巖杰獅H66X4兩款智能重卡,前者在本次車展上完成首次亮相,搭載了上汽全自主開發(fā)智能駕駛和智慧座艙解決方案,擁有寧德時代公司的領先電池包技術及快速換電技術,安全舒適,駕駛體驗感好。
跨界合作,向高端新能源轉型
事實上,車市下行壓力下,沖擊高端市場已成為自主品牌擴大市場份額的必經之路。
車展期間,賽力斯正式發(fā)布與華為聯合打造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定位“高性能電驅轎跑SUV”,并在今年5月實現批量交付。而最新消息顯示,自上市兩日以來,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的訂單量已經突破3000臺。
賽力斯所有車型均采用定制模式。智能工廠后臺將一對一進行用戶訂單處理和需求方案整合,用戶可實時查看定制車輛已進入哪個車間的哪道工序,甚至對一顆螺絲釘都可以實現質量追溯。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車展現場透露,基于方舟架構和CHN架構,打造EPA0、EPA1和EPA2三大平臺,未來五年長安將陸續(xù)推出26款全新智能電動汽車。
據了解,長安即將推出與華為、寧德時代聯手打造的一款面向未來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
長安福特推出的福特EVOS也在上海車展全球首秀。其搭載與百度合作的全新SYNC+2.0智行互聯系統(tǒng),讓整車變得更智能,該車預計于今年年底之前上市。
精準發(fā)力數字化,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
縱觀本屆上海車展重慶車企表現,折射出重慶整個汽車行業(yè)換擋升級正在提速,新能源和智能化等“新四化”成為重慶車企轉型升級的關鍵發(fā)力點。
以占重慶汽車產業(yè)75%的兩江新區(qū)為例,10家整車企業(yè)均已完成數字化改造,整體智能化率已經達到90%以上,產業(yè)能級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今年一季度,重慶車企捷報頻傳。長安汽車集團銷量突破60萬輛,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第一季度銷量突破50萬輛,再度引領自主品牌銷量排行榜。長安福特第一季度零售銷量總計4.93萬輛,同比增長近50%。小康股份一季度累計銷售汽車5.9萬輛,增長27.79%。
已經邁入全國重卡行業(yè)第一陣營的上汽紅巖則繼續(xù)高歌猛進,一季度銷售整車22317輛,同比增長105%。
事實上,傳統(tǒng)汽車向高端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
“我們面臨著兩個方向的競爭,一個是合資產品的競爭,另一個是在新技術要素、新產品形態(tài)出現后,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之間的競爭。”長安汽車執(zhí)行副總裁葉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從今天往后看,還面臨著跨界造車的競爭。”
業(yè)內人士認為,面對挑戰(zhàn),眾多自主車企都表現出了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以及高端化方面的決心,甚至已經對如何轉型有了清晰的認知,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崛起時代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