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美國輝瑞(Pfizer)公司宣布,其靶向CD22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貝博薩(注射用奧加伊妥珠單抗)獲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上市,用于治療復發(fā)性或難治性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R/R B-ALL)成年患者。
據《科創(chuàng)板日報》記者了解,白血病是一種常見的血液淋巴系統(tǒng)腫瘤,主要有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四種類型。其中,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約占所有白血病的10~16%左右。兒童和青少年是ALL的高發(fā)人群,但成人ALL患者的發(fā)病率相對較低,約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20%-30%。
與此同時,ALL的治療也比較復雜,異質性較強。雖然標危兒童ALL的治愈率超過90%,高危兒童ALL的治愈率也達到70%,但是成人ALL患者對化療不敏感,容易復發(fā),預后較差。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ALL患者治療主要以化療為主,其中80%的成人患者最終會經歷復發(fā),患者五年總生存率低于10%。因為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所以對于難治復發(fā)ALL的治療,《2021版CSCO惡性血液病診療指南》中優(yōu)先推薦的是患者參加臨床試驗。
“而奧加伊妥珠單抗的引入將填補中國成人ALL治療手段的空白,使更多患者有機會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進而達到長期生存的目的?!标戃娷娽t(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血液病醫(yī)學中心主任張曦教授曾這樣表示。
這主要是因為與標準化療相比較,奧加伊妥珠單抗能顯著提高成人R/R B-ALL治療的完全緩解率(CR),延長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從而讓患者有更多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機會,并達到臨床治愈。
“同時,緩解的成人ALL患者如果在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前,應用奧加伊妥珠單抗做清除殘留白血病細胞治療,這樣也可大大提高成人ALL的總生存率。奧加伊妥珠單抗在中國上市后要開展進一步的真實世界研究,為成人ALL治療提供更多的循證醫(yī)學。同時,據我了解,這個藥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希望也能盡快納入醫(yī)保,以便讓更多ALL病人能用上此藥?!惫枮I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告訴《科創(chuàng)板日報》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貝博薩也是國內獲批的第四個抗體偶聯(lián)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以及第三個上市的進口ADC。
ADC是近幾年國內外醫(yī)藥領域的熱門賽道。據統(tǒng)計,自2000年首個ADC獲批以來,截至目前全球累計已有13個ADC產品獲批。
而在這些國外已獲批上市的產品中,除了羅氏的Kadcyla、武田的Adcetris以及輝瑞的Besponsa以外,另外還有多個正在登陸中國市場的路上,包括:
由安斯泰來(Astellas)和西雅圖遺傳學公司(Seattle Genetics)聯(lián)合開發(fā)的Padcev(enfortumab vedotin)于去年10月在中國提交了2項臨床試驗申請。Padcev是一款靶向Nectin-4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在美國獲批的適應癥是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最常見的膀胱癌類型)。
云頂新耀(01952.HK)從吉利德手中獲得戈沙妥組單抗(Trodelvy)在大中華區(qū)、韓國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的獨家權益之后,也在今年5月提交了這款ADC藥物的上市申請。Trodelvy是全球首個獲批治療三陰乳腺癌的Trop-2 ADC藥物。
羅氏注射用維博妥珠單抗(商品名:Polivy)的上市申請則是在近日剛剛獲國家藥監(jiān)局受理,這是首個在國內申報上市的抗CD79b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
相較之下,國產在研的ADC藥物雖然數量不少,但商業(yè)化速度卻遠遠不及進口品種。Insight數據庫顯示,目前國內正在開展的ADC藥物的臨床試驗已經超過50項。不過,榮昌生物(09995.HK)維迪西妥單抗(RC48,商品名:愛地希)仍是目前唯一一個獲批的國產ADC藥物。
在整個賽道已經擁擠不堪、進口品種又率先卡位布局的競爭壓力下,本土企業(yè)該如何打好這場硬仗因此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從榮昌生物的應對來看,公司選擇的還是“差異化”策略。榮昌生物維迪西妥單抗是全球第一個包括HER2低表達腫瘤的HER2-ADC藥物。
繼晚期胃癌適應癥之后,維迪西妥單抗的第二個適應癥在今年7月提交了上市申請。業(yè)內預計,該適應癥為單藥治療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
另外,也有業(yè)內人士向《科創(chuàng)板日報》記者指出,在ADC藥物研發(fā)領域,目前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企業(yè),整個行業(yè)普遍只是強調藥物活性,而對藥物安全性的重視不夠,忽略“降毒”的必要性。
因此,在其看來,提高ADC藥物的安全性、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或許也可以成為企業(yè)的一條突圍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內ADC市場內卷加劇,有的企業(yè)還早早選擇了“止損退出”。今年3月,百奧泰(688177.SH)曾公告宣布終止BAT8003(注射用Trop2-ADC)的臨床開發(fā),公司表示這是基于Trop2-ADC市場格局發(fā)生變化等考慮。而在此之前的2月,百奧泰HER2-ADC藥物BAT8001三期臨床試驗已宣告失敗。
(文章來源:財聯(lián)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