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N號房”事件引發(fā)輿論高度關注,各方討論聲音不斷。“N號房”事件,是指通過社交平臺Telegram建立多個秘密聊天房間,冒充警察威逼利誘女性拍攝裸照,再用這些照片威脅受害者,對受害者實施性犯罪,將犯罪過程拍攝下來發(fā)布到會員收費制的聊天群。
此案涉及未成年人,受害者人數(shù)眾多,還有公職人員涉案。截至3月22日,韓國警方掌握線索的被害女性多達74人,其中16人為未成年人,最小年齡受害者為年僅11歲的某小學生,而曾經(jīng)加入過房間共享非法傳播物的用戶則多達26萬。
3月23日,韓國SBS電視臺公開“N號房”事件“博士房”運營者長相和身份信息,此人名叫趙主彬(音),25歲,信息通信專業(yè),曾作為學校學報編輯部編輯局長活動。據(jù)報道,趙主彬還涉嫌預謀殺害女童,疑似“N號房”會員的姜某以400萬韓元為報酬雇用趙主彬殺害曾舉報自己罪行的某女性的女兒,雖然最終未實施犯罪,但警方目前以涉嫌預謀殺人罪將案件一并移交檢方。
“N號房”事件公開后,韓國300萬人請愿調查聊天群所有26萬會員。3月23日,總統(tǒng)文在寅親自下令徹查“N號房”事件,所有聊天群會員都將被包含在調查范圍內,同時給所有被害女性送去慰問,政府將負責刪去一切非法視頻,還將為所有受害者提供法律、醫(yī)療等一切援助。
3月25日上午,警方將趙主彬移交檢方時,安排趙主彬站到媒體鏡頭前公開真容,面對記者,趙主彬表示:“向所有被我傷害的人表示道歉,感謝讓我停下無法自拔的惡魔人生。”當天他脖子上戴著護頸帶、額頭上貼有創(chuàng)可貼,此前曾試圖用圓珠筆自殘并且用頭猛撞墻。趙主彬自殘后被送到醫(yī)院,結果出現(xiàn)發(fā)燒等癥狀,之后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檢測結果是陰性。
3月26日據(jù)韓媒報道,為防止二次傷害,韓國政府將在3周內為“N號房”受害者更換居民身份證號碼。
一場網(wǎng)絡上的匿名狂歡
根據(jù)虛擬貨幣交易所留下的個人信息,“N號房”上萬名收費會員中不僅有公務員、教授、人氣藝人,還包括體育明星、著名創(chuàng)業(yè)公司CEO等知名人士。該聊天室從2018年就開始出現(xiàn),但直到一名記者和兩名大學生將此事揭露出來,這場網(wǎng)絡上的匿名狂歡才暴露在大眾視野之下。這26萬人并非只是觀眾,實際上他們被要求上傳自己擁有的色情視頻,如果不交換這些色情信息,就會被強制退出房間,而上傳親自拍攝的非法色情視頻,就能拿到“N號房”的免費通行證。這意味著這些人實際上是這次性犯罪事件的共犯。
網(wǎng)絡并非法外之地,但通過這次事件可以看出,部分人在網(wǎng)絡上傳播非法信息、視頻時存在僥幸心理。與此同時,圍觀者助長了施暴者的暴行,將受害女性和孩子一步步推向絕望的深淵,這其中也定會存在網(wǎng)絡監(jiān)管的漏洞。
其實,趙主彬早在2018年就通過網(wǎng)上售賣毒品的虛假廣告方式來騙取錢財,之后用黑客技術竊取女性受害者的個人信息,再到后來案犯們?yōu)門elegram設置具備“閱后即焚”的自毀功能、加密功能,這些技術讓參與者們更安心地去挑戰(zhàn)社會道德和法律的權威,可以說“N號房”的壯大就是濫用科技手段的結果。
網(wǎng)絡成為人性之惡的遮羞布,加之網(wǎng)絡監(jiān)管不到位,所以才有多達26萬的人堂而皇之地做著有悖于人性、道德和法律的事。5G時代即將來臨,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了更多的挑戰(zhàn),網(wǎng)絡安全問題,已經(jīng)不僅限于個人的財產(chǎn)安全、人身安全,更會涉及到國家。如何維護網(wǎng)絡安全,加強網(wǎng)絡監(jiān)管,將成為更重要的課題。
主犯系“學霸”引發(fā)社會反思
據(jù)了解,趙主彬大學四年中有三年各學科平均績點4.0以上,多次獲得獎學金,擔任學報記者和主編,曾就如何防范性犯罪撰寫過文章,三年參加過五次志愿活動。如此光鮮的履歷下卻藏著一顆陰暗的心。
“學霸”犯罪并非個例,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因其“學霸”身份一度成為輿論熱點。雖然學習成績的高低和個人品質的好壞并無必然聯(lián)系,但“學霸”犯罪更會讓人深思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的教育是否存在除學業(yè)以外其他方面的問題。
據(jù)趙主彬的同學描述,他大學期間雖然學業(yè)成績很好,但跟同學們的相處并不十分和諧。趙主彬在性格和心理方面的問題可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早已有所表現(xiàn),但因其“學霸”的身份蒙蔽了周圍人的雙眼,導致老師和家長忽視了他在學業(yè)以外存在的更嚴重的問題。
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犯罪,社會、學校、家庭教育都應反思,在努力造就“高材生”的同時,是否重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育。
各界聚焦惡劣負面影響
聊天室里的性剝削視頻會如此大肆傳播,與主犯和26萬共犯的僥幸心理和獵奇心理脫不了干系,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
案犯為滿足自己的獵奇心理拍攝下藥、性侵女性和未成年人,甚至更殘忍的視頻。26萬人不惜花高價注冊會員甚至拍攝類似視頻上傳,只為觀看“N號房”內流傳的更離奇的性剝削內容。參與者明知這種行為見不得光,卻抱著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用自己沒有親手殘害女性的思想自我寬慰著。更令人惡心的是,“房間”的運營者們,還會把女孩帶到線下實施侵犯。在臥底不久,記者就曾在一場直播中看到,一個中學女孩在旅館里遭到成年男性的性侵,而在直播的另一頭,眾多的圍觀者不斷叫好。
實際上,遭受性虐待的女性和未成年人并不只在聊天室流傳的視頻里出現(xiàn)的74人,圍觀者極有可能為了滿足自己更多的欲望而從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回歸現(xiàn)實,搜尋發(fā)泄自己欲望的目標,這其中的模仿者甚至可能包括未成年人。若不徹查這些助紂為虐的人,不矯正他們的不正常心理,還會有更多無辜的女性受到傷害,這對韓國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會產(chǎn)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我們不希望世界變成一個放大版的“N號房”。
“N號房”同時也是韓國厭女文化的一個縮影。這種病態(tài)文化對女性和社會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不容小覷。厭女文化不僅是貶低女性、物化女性,甚至于是對女性產(chǎn)生厭惡,并且在欺負、凌辱、侵犯女性中收獲快感?!缎戮﹫蟆肺恼轮赋?,厭女本身就是一種人性之惡,當這種人性之惡沒被有效制止、而是廣泛流傳,甚至被變相縱容時,那么人性惡的深淵就會越挖越深,甚至連最后那一丁點兒底線也會失守,這時就不僅是性犯罪,也是一場人性災難,甚至是一場社會危機。
以案為鑒警鐘長鳴
在“N號房”存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內,曾有一位名叫金在洙的男子向警方舉報,但警方并未受理,之后該男子也加入了“N號房”,變成了性剝削的主導者,并以數(shù)十萬韓元的高價進行非法淫穢視頻的交易。該細節(jié)被披露后,引輿論嘩然。有人指出,舉報者最終淪為性剝削者的幫兇,可能有多重因素,但是,警方的漠視是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N號房”事件不僅沖擊了輿論場,其所反映的問題更該引起反思。其中,現(xiàn)行的各項監(jiān)管制度是否起到相應的作用,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貫徹到每一個個案,匡扶社會正義,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像“N號房”這樣涉及未成年人的網(wǎng)絡性侵案件,近年來在世界各地頻頻發(fā)生,為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一方面是對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保護,對犯罪者的懲罰,作為司法界要有所作為。韓國網(wǎng)絡性反應中心主任徐圣熙表示,韓國缺乏相關法律來懲罰與移動通訊服務相關的犯罪,那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是否需要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是對青少年教育的反思,其中包括對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的教育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更容易成為性侵犯的受害者。嫌犯手段其實并不高明,但還是有很多未成年人進入圈套,社會、學校和家庭需要為此承擔起責任。
(作者:人民網(wǎng)輿情數(shù)據(jù)中心 賈垚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