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情緒波動主導市場,但是A股的中期趨勢,還取決于基本面本身。
首先,我們以寧組合和茅指數為例:
短期維度,這兩類公司的估值,很大程度上都會收到美債利率快速變化的影響和干擾,背后是美元流動性緊張帶來的全球階段性risk off.比如21年春節(jié)、22年1-2月。
中期維度,過去一年,寧組合和茅指數走勢差距較大,背后主要是基本面主導趨勢,寧組合業(yè)績爆發(fā),基本估值被壓制,整體走勢仍然不錯。茅指數業(yè)績平平,在估值被壓制的情況下,指數趨勢就比較糟糕。
同樣的,對于A股整體也是如此:
市場估值的短期波動隨機性很強,由各種短期情緒因素主導。
但是中期維度上,估值走勢取決于基本面預期,基本面預期由信用周期決定。
因此,最終體現在趨勢上,信用周期的方向決定了估值的中期方向。
最后總結來說,在我們信用-盈利二維框架中,A股看到大級別上漲或者新一輪股市周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即信用擴張+盈利觸底+300股債收益差處于-2X標準差,這三個條件在年中或者下半年有希望達成。
風險提示:地緣政治升級,供應鏈危機加劇通脹制約穩(wěn)增長空間等
(文章來源:天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