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面對東京奧運會女足亞洲區(qū)預選賽附加賽次回合較量,中國女足在半場落后兩球的情況下絕地反擊,經過加時賽以總比分4:3淘汰韓國隊,拿到亞洲區(qū)最后一張東京奧運會女足門票。
近七年來,中國女足連續(xù)鎖定兩屆世界杯和兩屆奧運會的出線權。她們屢屢上演敢打善打“逆風球”的好戲,拼出了熱血和士氣。“從來沒有所謂的彎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恰如中國女足主教練賈秀全在總結進軍奧運之路時所說的,“女足精神也許就彰顯在逆境中的絕地反擊,落后時的絕不放棄中。”
沖擊東京奧運會入場券,一年兩個月時間,一波三折。在奧運會預選賽B組比賽期間,由于疫情原因,女足姑娘們一度只能在酒店逼仄的過道或樓梯里練體能,近10天不能動球。空氣不流通,喘不上氣,她們就練一會兒,透一會兒氣。缺席悉尼之戰(zhàn)的王霜堅持在屋頂練球、保持狀態(tài)。正是逆境,激發(fā)出了中國女足力爭上游的全部潛能。在蘇州之戰(zhàn)的決勝時刻,中國女足拼下老對手韓國隊,奮起捍衛(wèi)自己在亞洲足壇的地位。正是逆境,調動起中國女足孜孜不輟的拼搏精神。
逆境之下,尤需反求諸己。先哲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就包含了在逆境中自省自強的意思。在悉尼,面對當時排名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澳大利亞隊,中國女足拼盡全力,從比賽中找信心、瞄差距。在蓄力奧運會預選賽附加賽第二回合比賽前,盡管拿下了首回合勝利,女足隊員們依然冷靜地“忘掉上一場比賽”,在心理、體能和意志上做著積極準備。逆境是最好的老師——女足隊友們敢挑重擔、敢啃硬骨頭,在逆境中學習,在逆境中進步,終于把自我的力量發(fā)揮到了極致。
逆境之下,底氣來自厚積薄發(fā)。在淘汰韓國隊之后,王霜說,“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我們一直堅信能夠扳回來。”為什么女足隊員如此有底氣?因為在備戰(zhàn)比賽的130多天中,女足隊員每堂訓練課都要完成一萬多米以上的跑動距離。即使對男足隊員來說,這也不是容易完成的任務。但女足姑娘們硬是做到了。成功從來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玫瑰從來都是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迎來了絢麗的綻放。
逆境之下,硬氣來自永葆初心。古人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說的就是做人應當志存高遠的道理。而所謂“志”,其實就是初心。著名女足運動員孫雯在談到“女足精神”時,也把“初心”作為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多年來,正是這片初心所散發(fā)的光芒,照亮了女足姑娘們前行的道路。捍衛(wèi)榮譽、拒絕失敗——正像孫雯所期待的,年輕球員們葆有“女足精神”,真正成長起來了。
“女足精神”不僅值得男足隊員學習,而且它已成為一種公共財富,影響著足球領域之外更多的人。面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我們尤其需要向女足學習,發(fā)揚敢打“逆風球”的精神。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悲劇有兩種,一種是在順境中躊躇滿志,一種是在逆境中萬念俱灰。當一個人把順境當作逆境來對待,把逆境當作絕境來迎戰(zhàn),超越自我、獲得勝利便會從不可能變?yōu)榭赡?。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每個人都要勇?lián)姑?、善于作為,以一種“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境界和定力,從容地把我們共同的事業(yè)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