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詩歌文化達(dá)到了巔峰,就連科舉考試,也要以詩歌這種文學(xué)體裁決高下。在這種舉國為詩而狂的氛圍之下,詩人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許多達(dá)官顯貴,都愿意將女兒嫁給詩人。另一方面,詩人們的脾氣也是見長,從初唐四杰到盛唐李白,再到晚唐杜牧,一個個無不是心高氣傲之人。
崔涯就是這樣的詩人,他年少成名,還沒有及第之時,已經(jīng)在當(dāng)?shù)匦∮忻麣狻>鸵驗槭艿绞廊说膬A慕和追捧,上門提親的人總是絡(luò)繹不絕。最后,選擇了揚(yáng)州總校官的女兒雍氏。
按理來說,這是一段好姻緣。雍氏長得很漂亮,舉止優(yōu)雅,頗有風(fēng)姿,與崔涯的感情也非常好。而且,崔涯的家境并不算好,雍家卻頗有家資。為了資助這位才華橫溢而又還沒出名的才子,雍家可謂不遺余力。
但是,因為崔涯年輕,又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居然對自己的岳父并不敬重。他總是嫌棄岳父只是武夫,從不客氣稱呼,只是喊“雍老”,態(tài)度十分輕蔑。雍總校認(rèn)為自己的女婿有才,一開始還不愿意撕破臉,后來終于忍受不了這種輕佻的行為。
雍總校沒有直接找女婿的麻煩,他將女兒叫過來,拔出長劍,對著她說:“我本是武夫,想把你也嫁給軍中之士,可我當(dāng)時仰慕讀書人,讓你嫁給崔涯?,F(xiàn)在十分后悔,可又不能讓你隨便改嫁,你現(xiàn)在出家吧,不然就砍了你!”
說實話,雍總校的邏輯很令人奇怪。女婿對自己不好,竟然逼著女兒當(dāng)尼姑,而且還拔劍威脅。女兒自然是嚇得哭哭啼啼,驚慌失措,聞訊而來的崔涯也知道犯下了大錯,苦苦哀求岳父收回寶劍,收回成命。然而覆水難收,已經(jīng)撕破臉的崔總校并沒有心軟,一直不肯放手。
到了此時,崔涯這才意識到,以往自己的輕浮,給岳父帶來了多大的傷害。他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卻又無能為力,眼睜睜看著青絲掉落,情緣好像也在斷裂。然而,在這種肝腸寸斷的場景之中,崔涯竟然還寫下了一首題材較為新穎的《別妻》,而且還是千古奇作:
隴上泉流隴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云。
這首詩寫得很絕,有一種凄美之感。首句起興,表面上是唐詩的通常寫法,卻以隴上的泉水在隴下分開作為全詩的背景。崔涯和自己的妻子,實際上也是如此,他們本來就如同合在一起的泉流,不離不棄, 可因為外在的原因而不得不被迫分開。
在第二句中,詩人毫不掩飾自己的哀愁。他的傷痛如同肝腸寸斷,他和妻子臨別時的哽咽,更是讓人不堪聽聞。這一聲聲哭號,是心中的不舍,更是崔涯對于往昔過錯的追悔。
本該是接下來描述離別的場景,可詩人卻又以天上的嫦娥作比。這里既是為了描寫妻子的圣潔和美麗,也是表達(dá)今后兩人就要天各一方,再難相見的傷感。
最后一句“巫峽千秋空白云”更是很有意味。眾說周知,巫峽留下過很多美麗的傳說和詩歌,比如元稹就曾經(jīng)在《離思五首·其四》中說“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那是說欣賞了巫峽地區(qū)的云以外,就再也看不上其它的風(fēng)景了。
在這首詩中,詩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寫巫山的云,千年不滅,可是欣賞它的人,卻早已不見了影蹤。這里雖然和元稹的詩歌,是不同的方向來表達(dá)感情,卻殊途同歸,共同將自己對于愛人的不舍,寫得淋漓盡致,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