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付紅闖
近日,洛陽市伊川縣36歲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的工程師付紅闖火了,從一個復員軍人,到一個普通的機修工,再到工程師,還獲得了10多項機器人專利。他是如何做到的?他的成功逆襲又有怎樣的坎坷歷程?近日,記者來到洛陽市伊川縣,對付紅闖進行了采訪。
從復員軍人到技術工程師
說到機器人,很多人會一下子聯(lián)想到變形金剛,渾身上下全是鋼鐵組合,能夠靈活替代人工完成各種動作。在位于洛陽市伊川縣的洛陽普拉斯自動化科技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付紅闖熱情地向記者演示一款焊接機器人。只見他打開遙控器后,機器人手臂上的焊槍,均勻準確地沿著一個多面體器件的周圍繞行。付紅闖說,能夠讓焊縫均勻,除了靠機器人“手”的靈活,最主要是靠他的“大腦”系統(tǒng)編程。
付紅闖的辦公室,其實就是車間一角隔離出來的一間電腦室。雜志架上擺滿了同行業(yè)各類產品彩頁和書籍,一方白板上寫著攻堅課題和項目進度。只要是在公司一天,付紅闖每天都和工友召開碰頭會,研究項目進度,制定專攻方向。而在他辦公椅上方的墻上,懸掛著“黨員示范崗”的牌子,他在入伍第二年就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善于學習,善于總結。”只有高中文化的付紅闖,怎么就成為了工程師?該公司副總經理彭鎧說:“付工原來從部隊復員回來,剛到企業(yè)時只是一個普通的修理工,但他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在和外單位企業(yè)合作項目工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總結,再經過自己的鉆研,一次次試驗,最終獲得一項項成果,公司在進軍機器人裝備制造產業(yè)中,付紅闖功不可沒。”如今,付紅闖已經從一名普通的維修工變身為該公司的生產車間主任,擁有10多項機器人發(fā)明專利。
一年有三分之二時間不沾家
記者這次能見到付紅闖,恰逢他從漯河到三門峽路過洛陽,專門下車回公司為客戶“取經”。同行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年到頭,他們大約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出差在外,為準合作客戶量體裁衣,為已經合作客戶升級編程、調試機械。車間過道一旁的計劃表上,排得滿滿當當。記者湊近仔細觀看,有十多家企業(yè)的名字被列在上面。“這次出去服務的就是這家,估計還得一周左右”。付紅闖指著計劃表上的一家公司說。
“你抓緊回趟家吧,公司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副總經理彭鎧催促付紅闖。付紅闖開車回到縣城的家時,妻子張艷艷對這次路過家門而入的付紅闖深感意外,原來說好是要出差一個月,這次卻突然回來了?付紅闖和妻子有兩個孩子,妻子為做好他的后盾,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在家當專職太太。
夫妻相見雖然只有短暫的一天,付紅闖會替妻子干些家務;也會擁在6歲女兒身后,看女兒在電腦上繪畫。在陪家人看電視的時候,他大部分時間是看自己的手機,一會兒接電話,一會回復客戶的短信,一會又和機器人安裝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視頻聊天。
“我知道他工作很辛苦,很多時候都是在外面,我全面支持他的工作,把家操持好,讓他放心工作。”付紅闖的妻子張艷艷對記者說。
最怕機器人“鬧情緒”通宵遠程“診脈”是常事
當問起在工作中最大的難題是什么?付紅闖說,隨著智能化設備的不斷更新,對現(xiàn)場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xiàn)場工人的技術水平滿足不了機器人的需要。有時一線工人在操作中出現(xiàn)問題,機器人也照樣“鬧情緒”不開工,遇到這種情況,往往靠打電話難以解決,有時是上門服務,有時是用手機遠程診脈。
“有一次,客戶公司的機器人突然‘罷工’,我用手機和對方進行視頻溝通,整整聊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機器人才如大夢初醒一樣開始正常‘上班’。”付紅闖說,機器出故障徹夜加班是很正常的事。進入公司10年,付紅闖主導下成功申報了17項專利,獲得了“一種糧3粉料生產用傳送帶裝置”“一種雙螺旋濕式制漿機”“一種保護渣傳送回收裝置”“一種配料稱重裝置”“一種保護渣的烘干下料裝置”5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一種碼垛機用托盤”“一種推料擋板裝置”“一種碼垛用推倒機”3項專利。“感謝公司為我提供的成長平臺。”問及獲得榮譽的感受,付紅闖卻十分低調。
他被評為“最美伊川人”
“想盡一切辦法,一定要把項目做成功”。在濟源鉛行業(yè)自動化改造的進程中,付紅闖每年超過200天的時間都在現(xiàn)場調試、摸索。在鉛行業(yè)機器換人自動化改造進程中,付紅闖自己制圖,自己加工,經過多次現(xiàn)場試驗,克服了一項又一項的技術難題,最終實現(xiàn)了從鉛錠去飛邊到機器人抓取水冷,再到碼垛、自動稱重、噴碼、自動打包等一系列智能化流程,完成了國內鉛冶煉行業(yè)的首套全自動流水線作業(yè),項目達到國內首創(chuàng)水平。“基于碼垛機器人和非標自動化配套設施的智能碼垛生產線”項目還榮獲“河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稱號。
今年2月,付紅闖被評為“最美伊川人”,“在軍營里淬煉成鋼,在創(chuàng)新中成就夢想。你用一顆匠心,把伊川科技名片打造得熠熠生輝,也把光榮鐫刻在振興中國制造的征程,敢試敢闖,敢于擔當,立足平凡崗位,書寫非凡篇章。退伍永不褪色、軍旗永遠飄揚”。在“最美伊川人”頒獎晚會上,付紅闖獲得了這樣的頒獎詞。